电商VS广告,快手抖音变现路上的两个方向

由于快手抖音在流量分配、运营策略方面打法的不同,双方在变现途径虽然泾渭分明,却仍时不时越界“试探”。

去年一年,抖音主要围绕蓝V、星图和信息流三个产品的商业化变现进行调整和布局。围绕蓝V,抖音上线POI、快闪店、购物车、小程序等营销工具,近期还推出“商家”功能;星图则进行减少平台抽佣、降低红人入驻门槛、放开购物车权限等规则上的调整;信息流方面推出DTV、TopView等产品,兼顾用户与品牌双重体验。

不难看出,信息流广告本来就是与今日头条一脉相承的基因继承,蓝V和星图则是抖音基于公域流量的变现,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有信息流广告的性质。从抖音的动作来看,似乎更愿意成为一个“单纯”的广告商。

抖音能否持续成长,将完全取决于温水(B端与游戏买量份额不断流失)之下,百度和腾讯何时下定决心,对其进行真正意义下的阻截,否则在这一领域,其优势仍将持续扩大。游移不定的快手,只能在局部及战术上牵制其动作。

快手的特点是,既有强大的公域流量,也有强大的私域流量,但在商业化变现的路上,快手过于克制。其克制的原因可能与其带有很强的腾讯基因,深度布局的社交社区有关。

相比抖音,依托于兴趣、地缘、熟人等属性打造的社交关系其用户和平台间的联系是双向和深度的,“老铁666”的背后,并不只是粉丝对KOL的赞赏,更多的是粉丝对KOL价值的认同和追随,这也很好理解,在“老铁经济”下,快手达人可以获得更多的打赏和电商收入。

同时,随着用户群的成长,将会有大量的社会性需求释放,这与快手商业变现的需求天然契合,而电商则是快手商业变现的最佳路线。因而随着快手在运营策略上的调整,快手在内容带货和电商方面或将显示出更强的爆发力。

dawei

【声明】:北京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