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http://www.xiamenwang.cn)指出“以往的10年里平安科技更多是作为中后台支撑集团业务,但平安集团在做战略转型,以前是以金融驱动,现在是‘金融+科技’双驱动,科技会变成前锋部门,在以后的30年里会引领集团发展。“平安科技首席产品官、平安云事业部总经理区海鹰对第一财经表示。
“我们云的研发和使用是2013年开始。平安处于金融行业,对数据安全和可靠的要求非常高,我们也看过其它云公司,发现他们没有办法满足我们的业务需求,就只好自己做。”区海鹰对第一财经表示。
当平安自己深入云服务领域时,行业也悄然发生变化,平安集团数据显示,2013年初到2017年底,平安的金融客户数从0.8亿增长至1.7亿,增长率超过208%;互联网客户从2013年的0.5亿人增长至2017年的4.4亿人,增长率超过800%。
也正是在2017年,平安确立“金融+科技”双驱动战略,对外推出云计算服务,是科技驱动战略转型的重要一步。
但问题是,其它金融公司会有和平安5年前选择自主做云时相同的顾虑:不放心将数据交给第三方云服务公司。
“平安是全金融牌照公司,我们同时受到一行两会监管,监管层对数据的管理非常严格,平安内部也有防火墙。比如说对同一个客户,平安银行想调用平安保险数据,我们不仅要征得客户同意,还要向监管层申请许可,这才可以调用。平安对内部要求已经这么严格,对外部只会更严格。”区海鹰称。
对于云计算公司来说,平安的入局意味着行业生变,潜在的大客户变成了竞争对手。
显然,云服务是科技互联网公司的主场,阿里云、腾讯云等互联网公司既占得先机,本身也有技术积累。平安作为后来者如何撼动市场?
“互联网公司的确有先发优势,客户多数围绕自己的生态圈,以互联网公司居多,这也是他们第一波用户。现在互联网企业能上云的基本上已经都上了,下一波要上云的是金融、医疗、教育等传统行业。这些行业不是说想上云就能上的,它涉及到对整个行业的了解。比如企业迁移上云,平安花5年时间把集团80%的核心数据迁到云端。”区海鹰称。
但针对不同细分领域,云服务公司会和合作伙伴共同完成生态布局,如腾讯云今年6月签约老牌金融服务公司长亮科技,共同进军金融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