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年后, 2018 年整个中国流转的包裹数超过 500 亿个,比前一年增加大概 100 亿个,增量接近美国全年包裹流转总量,而这 500 亿个包裹中有 300 亿个使用菜鸟电子面单。据阿里财报,截至 2019 年 3 月,每 10 个包裹中就有 1 个通过菜鸟驿站送达消费者。同时,菜鸟还服务了超过75%的全球速卖通订单和超过90%的天猫国际订单。在阿里巴巴CEO张勇看来,六年以来,无论是菜鸟还是整个物流业都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而变化的起点正是数字化。
“天下没有无缘无故产生的包裹,商业形态的演进影响着物流业态的变化。 ”物流是电商的延伸,物流订单的产生,都源于商业和交易订单的发生。它不仅事关阿里最基本的业务,也与新零售、全球化等重大战略的落地息息相关。如何满足用户“快、准、省”的需要,同时满足客户和商家对货物效率的需要,这是阿里和整个物流业需要共同面对的目标。过去,数字化主要指包裹的数字化,起源于一张电子面单,像是给包裹发了一个身份证。
张勇认为,实现包裹的数字化还不够,未来要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物流要素。因此,在 5 月 28 日召开的菜鸟智慧物流峰会上,菜鸟宣布启动智能物流骨干网数字化加速计划,目标是未来三年与中国主要快递公司一起,为全行业创造 500 亿元新价值。“去年天猫双 11 产生了 10 亿个包裹,未来这将成为常态。”张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