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王仕锐回忆,成都医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医联)成立发展至今主要经历了三个重要节点:一是医联从单纯的医生社交平台向多点执业平台转变;二是医联发布云开放平台,业务从医生平台逐渐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三是医联顺应国家政策,打造互联网医院平台,积极与药企进行合作,开创“互联网+医药”推广新模式,提升创新药物可及性。
伴随着互联网医疗政策的逐渐明朗,医联选择以打造单病种互联网医院的方式开拓互联网医疗业务。例如,医联通过以肝病领域里的丙肝入手,打造专科互联网医院,肝病患者可以在医联的互联网医院平台上进行复诊,医生给患者开具电子处方,然后患者可以享受送药上门等服务。目前,医联已跑通了这一模式,并将逐渐覆盖到其他如骨科、肿瘤、艾滋病等慢性病种,继续连接医疗产业链上下游。
“互联网医院发展的红利是可以预见的,其优势在于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方便患者预约挂号,随诊复诊,在线购药,以及享受送药上门等服务。另外一方面,互联网医院也为广大的医生搭建了更广阔的多点执业的舞台,让他们有机会利用业余时间通过提供在线的医事服务获得更多的阳光收入。”王仕锐对政策有着清晰明确的判断。
王仕锐称,医疗产业是一个“容错率”很低的产业,行业的任何创新都必须紧随政策。对国家的政策变化足够敏感并适时调整业务方向。王仕锐认为,这是当今医联乃至整个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的一大法则。
独角兽的成长,除了与政策带来的机遇有关,与地方政策的扶持与发展环境的助力亦息息相关。王仕锐表示,医联立足于成都,从创立之初就获得了来自当地政府与高新区天府软件园的不断支持,包括人才供给、房租补贴、企业品牌扶持等,这种对创业包容开放、大力支持的态度,也是医联后面走得较为顺畅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