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解约、高管离职 OYO 的故事到头了?

副标题#e#

石景源经营的客栈在厦门环岛路,从客栈步行至海滨浴场大约 5 分钟,是一个不愁客源的地方。2019 年 9 月,他与 OYO 酒店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成为 OYO 酒店 2.0 模式下的合作伙伴。合作未满 2 个月,现在的他正在争取与 OYO 解约。原因是他发现跟 OYO 合作的第二个月,也就是旅游旺季的 10 月份,他的酒店收入为 6627.54 元。不到 7000 元。

OYO 酒店 2013 年成立于印度,于 2017 年 11 月正式进入中国市场。OYO 的模式是对中小型单体酒店提供统一的装修、系统管理和运营推广等服务。目前 OYO 已是印度最大的连锁经济行酒店集团,估值已达 100 亿美金。

用 " 疯狂 " 两字还不足以形容 OYO 在中国的扩张速度。据官方数据显示,截止至 2019 年 5 月 30 日,OYO 已与 1 万家酒店合作。这个数字连首旅如家集团都无法与之相比,在首旅如家官网上显示,截止至 2019 年 9 月,公司在国内运营 4000 多家酒店。这个数字覆盖了高端、中高端、商旅型、休闲度假等类型。

数字的背后是混乱和疯狂,合作酒店能随意撕毁合作,员工贪污中饱私囊,公司为了签约房间数不考虑收益,这些令 OYO 模式备受争议。2019 年 5 月,公司进而提出 2.0 模式,想以新的合作方式继续扩张。该模式给出了 " 收益保底 " 这样诱人的条件,保底是指 OYO 根据酒店的历史收入,给业主支付每月保底费用。更简单说,是给到业主 " 赚到钱大家一起分,赔的钱有公司帮你出 " 的诱饵。

但新模式仅过半年,已有不少业主向 PingWest 品玩表示,他们正争取与 OYO 终止合作。他们发现 OYO 未经商讨,单方面修改了保底金额,这令他们措手不及。此外,OYO 以低价销售房源,提升入住率却不能提升收益,每月账单上出现各种罚款项目,让他们陷入 " 越做越穷 " 的循环里。

在 PingWest 品玩加入的 2 个 OYO 业主维权群里,已经涌入了 400 多人。他们的述求一致:与 OYO 终止合作,偿还未付款项。

与此同时,11 月 26 号 OYO 宣布原供给增长部门高级副总裁王平,升任首席供给官(CSO),王平是 2.0 模式的负责人。OYO 联合创始人 Anuj Tejpal 在内部信里表示,在 4 个月的时间内,王平在核心地区成功建立了 2.0 模型,每天可售客房数量超过 20 万间。

在大批业主寻求解约的时候,OYO 决定升任 2.0 模式负责人,像是在对外宣告对该模式的信心。但另外一方面,OYO 却降低保底和拖延应发款项。一名接近 OYO 的人士称,引发此次降低保底的直接原因是资金不到位。

资金短缺诱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PingWest 品玩独家获悉,OYO 首席法务官伍小翠已经正式离职。她于 2019 年 5 月加入 OYO 中国,负责公司的法律业务,包括公司战略性业务发展、合同管理、风险与合规治理体系及框架建设、政策宣导、纠纷解决和诉讼管理等。她在该岗位上呆了仅仅半年。同时,OYO 已启动裁员计划,计划正在悄悄进行。上海总部员工为此次裁员的重点目标。

OYO,依旧疯狂和混乱。

强势的 2.0 模式

保底吸引了不少业主,但 OYO 做的毕竟是生意,不是慈善。在这个交易里,OYO 换取的是酒店的运营权,全渠道的定价权和话语权。

在 PingWest 品玩拿到的合作协议中,OYO 的强势一览无余。协议条款中就包括了,OYO 代收酒店收入,有权从收入款项中直接扣除服务费;有权根据平台管理成本变化,随时调整管理费的收取比例;若业主要转让酒店,OYO 享有有钱购买权等。

甚至明确了《合作协议表格》一经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形式发送至有效地址,即视为通知已经有效送达;各类文件发送至《合作协议表格》上的联系地址,无论是否签收或是否因各种原因被退回,均视为合法、有效送达,业主对此没有异议。

新模式让 OYO 反被动为主动。过去的合作中,业主几乎可以随时撕毁与 OYO 的合作,但在新模式里,酒店收入直接进入 OYO 账户,双方在每月 8 号进行结算。在 OYO 和业主的博弈里,OYO 是毫无疑问的强势一方。

即便协议不合理,仍有不少业主决定签署。官方称,目前已与超过 9000 家酒店建立了 2.0 合作关系,房间数量超过 27 万。

石景源就是被收益保底吸引的,保底可均摊旅游淡季的损失,同时他也想从日常的经营里解放自己,有精力去做别的事。

11 月,OYO 不通知业主直接降低保底,石景源收到账单才得知,自己 10 万的保底,被降了 2.5 万,仅剩 7.5 万。扣除了各项合作费,和拖延发放的收益后,当月收入为 6627.54 元,不到 7000 元。客栈往常收入在 12、13 万之间。此次修改保底直接越过运营经理,平日跟业主对接的一线员工也不知总部有此举动。

石景源向 PingWest 品玩解释,部分收益不能按时到账,这会直接影响他们的经营。他的客栈每个月都要花 4 万多的房租。不少业主都有相同的问题,如果款项不能按时到账,他们就难以维持每个月几万块的房租,最坏的结果不是倒闭,就是出售。

业主的抱怨很多。他们都在抱怨 OYO 降低保底,低价吸引来素质极低的客人,也完全无法理解账单上出现的各类生僻的条目,比如 " 调整 NRV 金额 "、" 爬坡调整 "、" 收益泄露审计罚款 " 等。只要 OYO 想扣你,就能找出各种名头。

可以说,业主从自己做老板,变成了给 OYO 打工。最初他们想要有跨国企业帮自己提升收益,现在他们只想尽快跟 OYO 解约。

裁员、解约、高管离职 OYO 的故事到头了?如何 " 造福 " 业主

另一位接近 OYO 人士称,公司目前付出了一笔款项补偿业主,希望冷处理该事," 但还是要强硬改保底,不改就下线。"

11 月 27 日,业主们收到了 OYO 的《终止协议》,协议中甚至要求业主不可向第三方前述协议相关内容,违反将支付 OYO 人民币伍万元。当晚,业主又收到另一份《暂停合作申请书》,这份申请书少了 " 封口条例 "。

裁员、解约、高管离职 OYO 的故事到头了?根据官方数据显示,酒店加入 2.0 模式 1 个月后,平均入住率达到 80%。但入住率并不代表营收。

#p#副标题#e#

石景源告诉 PingWest 品玩,与 OYO 合作后经常出现深夜订单。他曾在深夜 2 点接待客人,客人订了 2 间 3 人间,OYO 售价每间 35 元。石景源计算," 洗 1 套被品就要十几块,3 套就三十几块没了,生意越做越亏。" 另一位业主夏清也表示,今年 10 月由于定价过低,她做一单亏一单。

一名 OYO 运营经理告诉 PingWest 品玩,他所管理的酒店有一半是亏损的,其中还包含品质稍好的 3 星酒店。

2019 年 8 月,OYO 酒店的创始人李泰熙(Ritesh Agarwal)接受晚点 LatePost 采访时表示,赚钱这不是他的主要兴趣。他的主要兴趣在于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让中国的老百姓拥有更好的生活,以更实惠的价格购买更好的住宿体验。

看得出来,李泰熙很懂得如何讲好一个故事。他所创立的 OYO,会用数字来说服外界相信自己的故事,展示自己的骄傲和决心,从业者视之为研究对象,业主也相信了相信他所绘制的蓝图。

OYO 最喜欢提的,是自己在极短的时间内与数千家酒店达成合作,为酒店带去极高的入住率,他们甚至把这称为 "OYO 速度 "。但片面强调数字,而不重视运营和品牌,最终可能除了一堆数字,什么都不剩。现在这个混乱和疯狂的外来独角兽,还一边用资本市场爱听的数字故事来催眠看客,一边悄然收拾自己席卷过后的断壁残垣。

来源:品玩

dawei

【声明】:北京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