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O2O全面遇冷 社区金融如何避免走入独特陷阱

  2013-2014年,在资本狂潮追捧下,各种物业管理、区域社交以及各领域细分化的生活服务平台不断涌现,怀揣着新商业逻辑的社区O2O行业开始爆炸式增长。

  然而好景不长,社区O2O很快面临三低两高的窘境:低用户增长、低活跃度、低毛利、高运营成本、高边际成本。随着2015年名噪一时的叮咚小区悄然陨落,大量社区O2O出现了合并、出售甚至直接倒闭的状况。社区O2O在投资者和创业者眼里从香饽饽变成了烫手的山芋。

  而万军丛中的社区金融,虽然有所挫折,但仍在艰难发展着,各类互联网巨头、银行、新晋创业者仍然在不断布局之中。

  可以说,社区金融面临着一些与社区O2O遇冷相同的问题,但更多的是基于“金融”这一特殊属性的内在问题。金融行业的专属问题一方面可能给社区金融的发展带来独特难题,但另一方面也给了社区金融从遇冷的社区O2O行业中逆势突围的独有机会。

  一、殊途同归:社区金融本身就是金融行业发展的必然,只是和社区O2O用了同一个方式。

  要想“经济肌体”足够健壮,作为经济血液的金融必然要伸入到经济的最末端,美国庞大的社区银行体系对中国金融改革一直是借鉴标杆,普惠金融是必须要走的道路。在此情况下,“遥远”的金融业务下到了社区基层,直面住户、中小商户,成了社区O2O大潮中的一份子。

  1、社区金融不能忽略“金融”这一本质属性

  尽管采用了社区O2O类似的模式,社区金融仍然不能忽略金融行业扩展的重要关切:运维成本及交易成本。不少盲目进入社区金融领域的企业所遭受的挫折都与此相关。

  线下开设社区网点是银行业巨头参与社区金融最普遍的方式,而因为社区O2O大潮兴起就一股脑上网点,就有喧宾夺主的意味。银行业进社区是普惠金融改革、金融延伸的需要,而不是非得凑社区O2O这个热闹。银行常规网点开设考虑的事情,社区网点也同样需要考虑。

  火急火燎杀入社区金融的平安银行,也不得不在网点设置上考虑成本节约。根据社区人口状况及金融活跃度,平安银行弹性设置80~120平方米的社区网点、不开展现金业务,节省了大量的运维成本,并且通过智能化的机器与一定的线上替代手段,释放了人力,缩短了交易进程,节约了人力成本及交易成本。而布局热情更高的民生银行,也最终要主动实施网点分类管理,将牌照、资源集中投入到服务能力更强、效率更高的社区网点上,对前景不看好的网点,转自助银行、合并或直接关闭,通过集约化提升成本效益比,降低交易成本。

  2、在金融本质的基础之上,社区金融是传统服务模式的彻底变革

  进一步看,将金融的触角伸向社区,除了遵循金融扩展自身的关切外,也是传统服务模式转化为现代服务模式的过程,因此社区金融的核心应当是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的彻底变革。

  如果说社区客户面临的还是各类格式化的条款、损害客户利益、怠慢客户咨询、看服务人员的脸色、老旧的金融产品这类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那么社区金融最需要的用户忠实度、用户粘性也将无从谈起。对客户来说,如果走进的只是传统金融的新门面,那有何理由要选择社区金融?

  在业界,那些非传统银行参与者反而给传统银行上了一课。碧桂园借助地产业务积累的强大社区资源,花大力气打造的碧有信,其实就是解决金融与社区结合的模式革新问题。做为碧桂园旗下社区金融平台,碧有信紧紧依托碧桂园20多年来在房地产、酒店、物业等多领域的深耕积累的丰富经验及大量数据,发挥社区场景优势,革新传统金融的产品模式,构筑了涵盖投资理财、金融社交于一体的全场景社区金融服务生态圈。碧桂园的社区金融产品,实际上在力图解决传统金融解决不了的“社区客户”个性化需求,弥补传统金融未触及到的金融真空。

  总之,我们可以把社区金融理解成社区O2O的一部分,但它更本质的属性是金融发展的一种必然,理解这种必然对做好社区金融有关键意义。

  二、场景协同:整合社区各业务场景,是社区金融的独有优势,也是粘合社区生活的必要。

  在众多社区O2O产品中,只有社区金融是能够超脱产品群之外,与各类产品/服务的个体都发生联系,从而整合各个场景的。同时,基于社区丰富场景的产品研发与服务创新,才能够真正融通社区资源,形成社区各种场景间的链接,解决社区环境下用户需求的痛点。

  1、横向整合,社区金融应该借助生活场景由外生变成内生

  对社区场景进行一站式功能整合,以社区金融为中心链接所有场景,并非所有参与者都能有效完成。这导致社区客户使用这些金融产品时,体验不能说差,但感受总不够强烈,本来可以进一步增强的客户粘性总是处在不温不火的尴尬境地。

  这实际上要求社区金融能对复杂的流程和产品进行再造,将金融需求与各种场景进行结合,通俗的讲,就是将冷冰冰的金融有温度的融入到吃、穿、住、行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

  招商银行上线的掌上生活,就是在原本纯外生金融的情况下,谋求把金融需求和消费场景相融合,涵盖社区O2O及非社区O2O的吃喝玩乐相关场景,使金融通过场景嵌入满足社区居民的真实需求,把非金融服务与金融服务有效结合,把金融由外生变成内生,来最终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2、纵向整合,社区金融应当包括全生命周期,服务所有人群

  扎根社区的金融和常规互联网金融不同的是,对每一个家庭都力求满足从幼至老各个年龄阶层的需求,如此才能把尽可能多的低频客户聚集起来,形成群体的高频输出,一定程度上解决社区金融受众面较小、客户总体参与频次低的问题。

  这种纵向整合,实际上就是在横向整合的基础之上,从服务个人、短期,到服务家庭、服务生命成长周期,挖掘到社区家庭单位的所有需求,扩大社区金融产品的普及面。

  事实上,社区金融单个服务频率太低是产品失败的主要原因,纵向整合是走出失败的主要路径。碧桂园的碧有信,有针对儿童、少年的教育培训金融服务,针对青少年的留学金融服务,针对刚成家立业年轻人的装修、家居、购车金融服务,针对具备财富积累群体的短期理财产品,针对老年群体的养老、医疗金融服务甚至跌倒险,还有针对养狗人士的宠物咬人险等特殊人群的特殊需求,其内在目的,不过是让低频服务多一些,增加整体的服务频率。

  3、生态整合,社区金融应该以搭建金融生态圈为目标形成闭环

dawei

【声明】:北京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