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子太大易“跑偏”,互联网保险不该走得太急

例如上文提到的水滴公司,旗下就有水滴互助这样的保险业务,在互联网保险行业中名气比较大。但是它们的一些不太合理的广告引起过较大的争议,还有就是前段时间,德云社相声演员吴鹤臣在水滴平台上发起求助的事情也闹得沸沸扬扬,人们一边对当事人表达不满,一边也指责水滴平台审核机制有问题。

当然,这件事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某一方,但是作为平台,必然要负起一定的责任。 这种不太恰当的广告不仅在互联网保险行业有,在网贷行业也比比皆是:夸大功能和优势,却极度弱化存在的隐患和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虽然广告就是要将优点放大,但是作为金融和保险产品,让客户知悉风险也是必要的,因此这种广告方式仍有待商榷。

此外,资本的大量涌入虽然能让这一行业更为迅速地发展,但资本的两面性也容易让互联网保险行业“跑偏”。

诚然,互联网保险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中国市场上传统保险行业建立起来的壁垒,加强了竞争属性,让保险行业更有活力,也给了真正的好产品许多机会。但是在资本过热的情况下,互联网保险行业也很容易像互联网中其他行业那样发展过快,重视速度却忽略了创新,为了争夺客流量打价格战。如果任由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就很容易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而过度竞争的后果就是谁都捞不到好处。

如果企业一心争夺更多利润,不仅会忽略产品本身的质量,也同样会忽略服务环节。保险本来就是服务后置的生意,需要详细了解客户情况,在理赔时也要耐心沟通,这也是保险产品得以立足的重要的点。

但这些服务在买保险时是难以体会的,理论上来讲,互联网保险平台可以将这些环节做好,但在资本的推动下,平台很可能更看重金钱方面的利益,而在客户真正需要之时却很难提供周到的服务。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行业整体的名声,更容易吸引一些只想捞钱的人进入。然而做保险不应该只是朝“钱”看,因为保险生意也关乎“人情”,如果不能真正体察客户需求,为客户着想,而只是在利益的驱动下前进,恐怕也很难成功。

dawei

【声明】:北京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