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e#
导读
听说,今年 4 月国产动漫又双叒要崛起了,到底是不是谎言?
刺猬公社 | 张彦东 崔总
转眼已是三月的最后一天,从明天开始,二次元世界一年一度的“最强四月”新番大潮也即将袭来。
今年四月,最受瞩目的新番非《进击的巨人》第二季莫属。该剧在 2013 年第一季播出时,就凭借出色的打戏作画、扣人心弦的悬念剧情以及富有魅力的角色,在国内掀起热议狂潮,被誉为近 5 年来在国内最火的日本TV动画,是不少年轻人的入宅作。不过因题材和尺度问题,第二季大家只能网盘见了。
此外,《夏目友人帐》第六季、《路人女主的养成方法》第二季、《有顶天家族》第二季、《巴哈姆特之怒 VIRGIN SOUL》第二季等经典人气番剧的续作;《火影忍者博人传》《碧蓝幻想》《从零开始的魔法书》《SAKURA QUEST》等光环加身的新番,都让今年四月新番的阵容豪华无比。
与此同时,真正搅起“史上最强四月”风起云涌的“入局者”,恐怕是大批即将扎堆上映的国产原创动画作品。
从“国漫”到“国创”
B站先吵了一架
在去年底互联网行业巨头大举入局二次元经济之后,今年 4 月的国漫新番堪称“修罗场”。
3 月 31 日,腾讯动漫季度主打的中日合作作品《银之守墓人》率先开播; 4 月 7 日,起点千盟超级IP《全职高手》动画版开播;颇受好评的《疯味英雄》的续作《幻境诺德林》、DNF官方动画《阿拉德:宿命之门》、3D真实细腻的原创动画《血色苍穹》、网易主打的中日合拍作品《新倩女幽魂》、新一季的《超神学院》等一批作品均定于四月上映。
而这个名单中,还没有包括正在持续更新中的《少年锦衣卫》、《狐妖小红娘》、《天行九歌》、《画江湖》系列等热门作品……
从 2016 年的市场反响来看,原创国产漫画无论是在剧情与制作方面,都给国内观众带来了不少的惊喜,二次元经济的市场前景看好,也引来了资本市场的热捧。
2017 年首周,b站就上线了“bilibili 2017 国产动漫导视”专题,为用户推荐最新优秀国漫作品。表示作为国漫爱好者的聚集地,b站对国产动漫的关注度将持续升温。
在今年“国漫最强 4 月”到来前,B站表示“为了方便我站小伙伴们追国漫,将为国漫开设国漫新区,定于 3 月 23 日上线”。
将国产动漫提至与番剧、鬼畜、生活等知名栏目并列的地位,可见B站已将国产动画摆到了自身产业逻辑中的更高位置。
本来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没想到这个被 18 万用户票选出来的“国漫”区名遭到了画师凌宇沫、潇十里等人的公开反对。
3 月 22 日晚 23 点 05 分,距离B站“国漫”专区正式上线已不足一个小时,bilibili官博君紧急发布声明:说好的“国漫”专区要改名为“国创”了。
从B站为了平衡爱好者和创作者的意见,舍弃 18 万用户的票选,最终将频道名敲定为“国创”的结果来看,其向国内创作人员示好的姿态不言而喻。
而为了国内业界的意见延迟新专题上线、甚至不惜冒着损害自己在二次元用户心中形象的风险强行改名,“国创”业界对B站来说,又有怎样的价值呢?
#p#副标题#e#
"国创"成大势
#p#副标题#e#
去年,在B站发起的“bilibili Moe2016 人气大赏”国产动画人气角色投票活动中,《狐妖小红娘》的角色“东方月初”和“涂山红红”分别获得了男女赛组的冠军。该活动有 37 万人参与,总有效投票数超过 470 万张。可见国产二次元作品受众在b站社群中已然为数不少。
在 2016 年CJ行业大会上,上海幻电副总裁张峰首次公开了B站二次元游戏用户的数据, 2200 万日活跃数、 14 亿弹幕总数、视频日播放量超过 1 亿、UGC视频超过 800 万。不难看出,B站的用户有多活跃。
但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一直是B站无法回避的问题。众所周知,B站有别于传统商业视频网站的一大卖点,就是视频无贴片广告,可直接观看,更是曾经立下过“承诺永远不加贴片广告”的Flag。因此其广告售卖的局限较多、瓶颈明显,为游戏做代理运营成了B站的主要商业变现模式。
随着腾讯、优土、爱奇艺等视频网站瞄准二次元市场,纷纷介入上游的动画制作业务,缺乏有效盈利模式、缺少IP储备的B站将很快在版权竞赛中丧失优势。
再不搭上开发国产原创动漫作品的顺风车,想守好“二次元”这片自留地,B站的处境也很艰难。
未来——打造国产泛娱乐IP
可能是B站的头等大事
#p#副标题#e##p#分页标题#e#
近期,优酷还准备推出《侍灵演武·将星乱》的同名手游,其实这才是二次元经济的真正具有想象空间的玩法,打造泛娱乐IP内容。
但B站没有IP,炙手可热的新番版权价格也一路水涨船高。有望开垦的赛道,也就是B站凭借自身在二次元界中的影响力,向上游国产二次元内容生产领域渗透。
退一万步,仅从内容上考虑,国产漫画近年来势能巨大的IP频频诞生,B站作为头部二次元社区,当然也不能落于人后。
只不过,今年“国漫崛起”的呼声甚高,到底是不是又一次叫座不叫好的“伪高潮”,还有待市场的进一步考验。
文章由刺猬公社公众号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