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e#
2016 年被称为“短视频元年”,海量内容创作者投身短视频大潮,优秀创作者和机构不断涌现,催生行业标准不断更新迭代。秒拍母公司一下科技推出“金栗子”奖,按季度评选出优秀短视频内容。“金栗子”奖在秒拍原创月榜TOP50 基础上启动,希望借“金栗子”奖找到能够代表短视频行业最高水准的最好的“例子”,这也是“金栗子“奖名称的由来和初衷。
经过评委现场打分,最终,来自罐头场的“日食记”获得“最佳短视频奖”,来自新片场的“魔力TV”获得“最佳创意奖“,来自大禹网络的“奔波儿霸与霸波儿奔”获得“最佳幕后制作奖”,同样来自新片场的“尖叫耐撕男女”获得“最佳表现力奖”,赛前呼声较高的“二更视频”获得“最佳正能量奖”,新入行的“一禅小和尚”获得“最佳新人奖”,“冒险雷探长”(来自何仙姑夫)、“暴走大事件”(来自暴走漫画)、“日日煮DayDayCook”、“一米便当”(来自大禹网络)、“陈翔六点半”、“香喷喷的小烤鸡”(来自杭州微念)、“黑屋子系列”、“青椒TV”、“王尼玛”(来自暴走漫画)等获得“优秀短视频奖”。
一下科技高级副总裁刘新征表示:“我们希望短视频行业能够更大更繁荣,同时我们也在想如何能让更多、更好的内容和创作者脱颖而出,希望‘金栗子’奖的标准真的能够成为这个行业的最好标准”。秒拍希望通过甄选“标准好视频”,对业内每个侧面的细致剖析,树立行业新向标,打造短视频行业的最高标准,在短视频内容的红海中,为内容创业者指明发展方向。
会后,品途商业评论采访了本次大赛的几位嘉宾评委,关爱八卦协会会长(火钳刘明文化传媒创始人)马睿、二更视频COO、视知传媒CEO昌博、 Miao Music CEO 李辉,几位嘉宾对短视频行业的发展以及下半场的机会进行了深度解读。
1.品途商业评论:现在大家的时间都特别碎片化,各位评委认为,在手机上看短视频的时候,一个短视频具备什么样的因素可以让我持续的看下去不把他关掉?
视知传媒CEO马昌博:我有两个标准。第一,能够带来愉悦感,我看这个短视频的时候很开心。第二,能解决我的焦虑感,带来愉悦感就跟看电影一样,实际上是为了解决焦虑感,就是这么简单。
火钳刘明文化传媒创始人马睿:我们是做资讯类的。资讯类的要快,稳准狠。需要信息量大,绝对客观和真实,只要是这种有稀缺性的,或者说速度最快的视频会受到观众的关注,与此同时当然也要看质量,质量本身是决定于你这个媒体本身的调性。
二更视频COO 皮行早:保持用户的持续关注,我们觉得二更的每一条片都有自己的风格。第二,是我们看中的内容,跟你身边的老百姓,或者你认识的人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如果没有情感没有针对性故事又讲的不好就很难看下去。
Miao Music CEO 李辉:短视频这个阶段是信息的角度,从我们歌唱的角度来看,拍摄质量和画面都不是最重要的,音乐部分,他在歌唱过程中表现的网感是更重要的。
2.品途商业评论:各家所在的领域在方向是商业化变现能力最好的吗?
视知传媒CEO马昌博:因为短视频现在的状况是一个跑马圈地的过程,你可以理解成每一个领域他都会有自己能够实现商业变现的途径,当然了从传统中而言,背靠这么多行业,他短视频的可能性会更快一些,
火钳刘明文化传媒创始人马睿:商业化变现实际上是内容创业者会遇到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在这个时代我们发现实际上更加垂直的流量或者媒体,越容易被商业化变现。像我们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特别垂直的,当然我们也有变现的方式,我觉得这是一个团队的考量和你的策略的问题。当你公司进入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不仅仅是某一个内容,或者某一个板块如何变现的问题,是整个公司的策略应该怎么变,有哪些盈利的点可以做起来,是否可以需要去配这个团队,所以也不能够非常绝对的说所有的内容。内容变现很难,所以大家都只能用广告,或者是一些非常单一的手段,但这个世界上永远有胆子很大的,并且想法很丰富的,或者说能尝试出来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们也在看,不过到目前为止像我们公司的盈利模式还是以广告为主。
二更视频COO皮行早:我们不存在某一种公司,就一定能够有这种优势,或者某一种方式上的优势,现在其实短视频的盈利方式也就这么几个,广告、原生广告、信息的广告,付费观看,付费阅读,然后电商,无非就是这些,没有好或不好之分,每一块都有他自己的一个优缺点,比如说广告,他可能看不到不上限,实际上他体量很大,如果吃的好就非常稳定,电商确实流水很大,但是他可能会出现利润率非常低,并且做的很重,他需要供应链,需要渠道,各方面的运营成本很高,所以我觉得并不存在说一定是我们这家公司,每家公司是自己的运营模式都不同,只要自己找准自己的精准定位,就能在这个定位里面实现自己的优势,这个才是关键,不管用什么方法,能盈利,就是最牛的。
Miao MusicCEO 李辉:短视频给音乐带来盈利可能会特别可观,比如说我们现在通过短视频,通过社交媒体,已经积累了两百多万的粉丝,这个对艺人来说是非常好的手段,一个歌手成功他会首先有音乐版权的变现,另外我们今年会有大量的音乐学院,无论是票房还是商业赞助都会是很好的收入。另外我们在短视频内容的融入,通过拍摄小视频融入他们的信息。艺人成功以后变成大量周边衍生品的变现,一个明星有非常多的变现内容。
#p#副标题#e#
3. 品途商业评论:有的短视频自己有IP,可能会更能留住用户,有的微博或者其他视频中,用户其实还是看完就走的,黏度不会那么高,怎么聚合粉丝黏度?
二更视频COO 皮行早:我们现在需要做的事情是希望通过微博微信这样的社交媒体,在上面做一些更多的互动行为,这种行为甚至包括直播的尝试和短视频相结合的方式。我们也会做很多话题上的引导,也会做一些栏目的策划,我觉得互动对于我们二更来讲也是今年刚开始做,也是希望这块能够找到更好的方法。
火钳刘明文化传媒创始人马睿:我们实际上除了做内容之外我们还做人,人本身对用户是有黏度的。他比你想要去单纯拿内容做互动可能会稍显不同,流程可能会稍微长一点。然后我们自己做这样的事,到今天因为我们机构的定位是娱乐社群媒体机构,我们是娱乐社群媒体机构,中间的社群就是人,这个人是因为我们的内容,因为我们孵化出来的这些才聚集起来的,这些人本身就跟我们孵化出来的内容和人就有一个先天的这种黏度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怎么样运营,接下来让这个黏度怎么样尽量的提高或者是保持,或者是一个持续提高的这样一个增长态势,这个是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我觉得这个黏性你要讲人与媒体的黏性,实际上还是得讲人与人的黏性,他们做的也是人的故事,所以这个东西还是比较可能每个公司阶段会不太一样,但是最终会往一起聚。
#p#副标题#e#
视知传媒CEO马昌博:我们是动画为主,所以我们的动画形象就是会跟真人形象稍微有区分,第一,我们的动画形象更容易塑造。第二,因为我们切的是垂直领域,垂直领域都会有垂直领域自己的烙印。第三,所有的内容其实无外乎三个类型,一个是事实属性,第二个是综合属性,第三是知识属性,我们属于知识属性,最终能够跟粉丝建立联系的是因为我们有用,我们能够给你带来有用的东西,要不替我消耗时间要不替我节省时间,通过这个方式才是我们能够吸引粉丝,让他能够跟我们产生互动,跟我们产生交往。
4. 品途商业评论:短视频的红利期能持续多久,短视频到去年年底有一阵做的很热,短视频会不会马上从爆发跌下来?
Miao Music李辉:我觉得不会,一个短视频要跟社交媒体联合,比如我们用的微博和秒拍。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视频专业团队会转移到这个行业中,他会透过他作品的衍生品周边去销售,无论是视频制作团队,还是将来的核心艺人都会转移,这会对传统的电视和长视频的网站会形成很大的冲击。
二更视频COO皮行早:我认为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规律的,最后一定会进行一个下降期,但是这个下降期还没有来临,不管衰不衰退,中间都会有一个过程,大量的尾部平台会死掉,这是一个自然法则,会看到今天我们头部的几家,我们会看到在腰部以下的平台会死的很快,这是整个过程,你说浪潮我们可以参照美国或者欧洲这块来看的话可以持续一段时间,所以我们在中国国内也是刚刚起步。
火钳刘明文化传媒创始人马睿:所有创业者做的事情就是当下的事,这个是战略和战术的问题,战略上每个人都想预知未来,但是每个人都不清楚自己说的是否准确或者别人说的是准确,所以我们只能做好准备,迎接这个优胜劣汰的法则,迎接每个产品自然迭代的周期。但是我们当下的事情是战术,当下的事情一定要先做好,你就别管这两年之内会死还是三年之内,我们管不了那么多行业的事情,当下的事情你要不要赚钱,你要不要用户,而现在你可以通过这个获得钱,获得用户你为什么不做,咱们不能因噎废食,这个事我觉得作为创业者或者作为我们这些机构来说是要比较明确的事情。
视知传媒CEO马昌博:其实我特别不喜欢风口这个词,一提风口就是飞起来再落,我的观点非常的直接和明确,短视频不是一个风口问题,而是一个产业升级的问题,简单讲,过去是马车,现在要变成火车了,过去人们都要去看文字,现在碎片化时间被开发,人们都要去看短视频了。好比说你移动手机从2G变成3G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短视频兴起的原因是大时代的背景,在移动互联网每个人都有手机之后他的整个产业升级,所以把短视频给带火了。因为是产业升级,会是持续很久,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第二个观点,之前的门户网站干掉了报纸,更多的日常视频消费会有可能被短视频这个产业给取代,现在的状况不是消退的问题,是还没有充分长大的问题,所以每个机构都是在跑马圈地,先不用担心说彼此PK的问题。
来源:品途商业评论 作者:翟子瑶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