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具备企业和企业主双重属性,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和海量数据,将企业主的信用评估与企业实体的信息结合进行信用评估。

对于B端来讲,大数据不在于大,关键是要有价值。从B端数据来看核心数据一般有两个主要来源,一类来自于政府机构包括税务、水电、公积金、社保数据;一类来自于产业场景端,有小微企业的经营数据和交易数据。百融云创跟政府和产业场景合作,整合B端核心数据。C端数据主要来自于央行个人征信以及第三方数据公司。小微金融覆盖的客群往往是长尾客群,这意味着他们往往是央行征信白户,因此需要第三方数据公司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用一些替代性的数据,做进一步的整理归纳。为此,百融云创结合B端和C端的数据对用户进行多维画像。针对小微群体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百融云创基于不同的场景、不同数据的可获得性,研发了适应不同场景,多模块,B+C创新模型,并在金融机构端不断落地实践。

此外,百融云创通过风控和资产化服务,助力产业,即构建新型供应链金融风控体系。产业金融的风控体系设计在授信主体信用评估之外,通过产业交易结构/交易背景提供额外的风险防线,亦即风控策略及模型与交易结构整体构成产业金融的风控防线体系。

新型供应链金融风控体系对传统风控理念要进行颠覆。比如供应链体系的小微企业信用评估要“重短期视角”。 这是因为小微企业的生命周期平均有三年左右,10年以上的小微企业只占企业总数的2%。多数小微企业更应关注现时的经营状况。重债项层面风险评估,并注重用信额度,通过小额、高频、短期的交易额度控制风险。

目前,百融云创已经和头部的产业互联网平台进行合作,每个平台上都有十几万家中小微企业,通过科技助力金融机构解决链条上从几百亿到上千亿的信贷需求规模。我们将这一模式概括为:“产业+科技+金融”生态链,助力产融结合。

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不仅仅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事情,需要建一个金融生态;也就说在金融机构提供信贷基础之上,需要政府资金、担保、保险等诸多机构一起参与进来,来推动金融生态的建立。我们金融科技要做的事情,即通过科技手段提升产业场景金融化能力,助力产业生态的有效形成。

dawei

【声明】:北京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