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零售或者叫智慧零售,是零售业数字化变革的起点

一颗完美的初心,一开始就撞入误区。

2016年10月杭州云栖大会,“未来没有电子商务,只有新零售”。新零售概念诞生,后续又有智慧零售,零售第四次革命等。

2016年12月,全球电商巨头亚马逊推出Amazon Go无人便利店,在全球引发对无人店的高度关注。

2017年7月淘宝造物节上,作为马云对“新零售”给出的实体定义之一的无人超市“淘咖啡”亮相,几天之后便昙花一现。作为一个概念,淘咖啡离商用相差甚远,实际上阿里也没有真正意义上开出一家无人商店。

一场轰轰烈烈的新零售运动全国席卷而来。

首先是无人货架。

2017年不到一年的时间,无人货架行业便吸引了近60家玩家与30多亿元的资本入场,其中不乏带有光环的明星团队与明星机构。最终因为供应链效率(成本)与高损耗(含道德损耗)顽症,绝大部分玩家在风口下摔死。

生命中岂能承受之轻?红颜薄命。无人货架成为了最短命的风口项目。无人货架作为办公消费场景的流量入口,在当下互联网线上流量高昂的时代,的确是完美的线下场景。但是快消零售的本质,对商家而言就是效率(坪效、人效、商品周转效率等)。

无人货架的供应与补货效率低下,给消费者带来的是没有“鲜度”的感觉,失去“复购”的欲望。从运营角度看,无人货架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中台管理系统,缺乏对过程损耗管控,缺乏对人性的“放纵”管理,特别是对配送人员的内盗管理,没有任何可行的手段,爆出损耗率高达70%的结果。

一场靠“人性自觉”的消费场景,最终是乌托邦的幻想。

dawei

【声明】:北京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