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破局问题

副标题#e#

【亿邦动力网讯】4月6日消息,在2017广东汽车流通产业高峰论坛上,由协翔管理咨询总经理吴冠锦主持,吉利集团曹操专车华北兼华南大区总经理李克伟、叮咚出行董事长谢向东、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杜群贵、广州力柏能源创始人李健等嘉宾以“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破局问题”进行了圆桌论坛互动。

共享经济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破局问题

据了解,此次会议主题以“创新融合、协同共赢 ”为主题,为了更好地促进广东汽车流通产业的健康发展,推动行业资源的有效整合,构建广东汽车流通产业的生态圈,搭建企业与政府、经销商与厂家、经销商之间的沟通桥梁,实现广东汽车流通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可持续发展。

此次会议由广东省汽车电子商务促进会、广州市汽车服务业协会、广州市新能源汽车服务业协会、亿邦动力网、百分百企业机构等联合主办。据联合主办方亿邦动力网介绍,大会将汇聚汽车行业领军人物、知名汽车电商企业和行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汽车流通产业新思路。

(温馨提示:本文为速记初审稿,保证现场嘉宾原意,未经删节,或存纰漏,敬请谅解。)

以下是演讲实录:

【刘 靖】:大家好!我在南都做了16年时间,其中有10年时间跟汽车打交道,所以跟在座各位会长有打交道。去年我转型到新能源行业,去年我回答人家是为了梦想,今年我的回答仍然是为了梦想。我首先介绍一下今天参与沙龙的嘉宾:吉利集团曹操专车华北兼华南大区总经理李克伟、叮咚出行董事长谢向东、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杜群贵、广州力柏能源创始人李健。

我们今天这个沙龙分为两个环节,新能源汽车一聊开,大家都刹不住。大家都很清楚去年火了一年的,以摩拜为代表的共享单车。我的第一个问题,相比北京、上海,他们各有各的优势,我们身边的深圳也有做新能源的优势,相比而言,广州这个城市更为务实。在目前的现状下面,我们有没有好的方法来推动广州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首先请谢总说一下。

【谢向东】:因为在座各位都是汽车行业的资深人士,一下午的论坛也比较疲倦了,特别是刚才国美和苏宁一石激起千层浪,给我们这些传统行业,低头看微信的人都引起思考,熊出没、狼来了,我们怎么办?新能源汽车,说到底,它还是汽车。广州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首批示范城市,在十三五期间,我们迎来新的一轮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补贴变化。无论如何变化,主宰这个市场的依然是消费者,我们依然要在满足消费者痛点,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刚才苏宁和国美围绕的核心竞争力,他们的法宝也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几个痛点,包括充电、续航、产品质量、停车等等这些痛点,我相信我们在广州这样的领域里,我们会逐步实施。广州新能源汽车服务业协会,最近在广州市政府的指导下,我们也实施策划了活动,叫预知未来。我们在番禺梦车小镇做一下线下示范推广,线上有一些媒体消费者积极报名参与。这个我们也是借鉴北京、上海、深圳的成功模式,特别是北京,在落地推广运营上面,由政府主导,由整个产业链参与互动,消费者能够体验的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广州这样的限牌城市、特大城市,特别是广州有新能源刚需的城市,我们要解决消费者的痛点,更快让他们体验,尝到新能源的甜头,在降低使用成本的前提下,让消费者更愿意购买。

【刘 靖】:在体验方面,网约专车是体验最便捷的方式。吉利集团推出曹操专车,名字还是很有特色,大家首先能够想到的是说曹操,曹操到,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典故。曹操专车已经在中国八个城市落地运营,什么时候曹军南下到广州,我们请曹操专车华南大区总经理李总跟我们分享一下。

【李克伟】:感谢刘总!感谢在座各位汽车行业的资深专家。我代表吉利曹操专车来参加会议,深感荣幸。接着刘总的话来说,吉利做专车为什么起名曹操专车,除了说曹操,曹操就到的典故之外,曹操还有一个阿满的小名,出于这样的吉利,我们起了曹操专车这个名字。

曹操专车是2016年1月份正式在杭州上线,通过去年,包括今年1季度的工作,到目前全国上线8个城市,分别是杭州、宁波、南京、青岛、厦门、成都、天津、太原。杭州、宁波、南京、青岛这四个城市。在第三方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来看,不管是B2C领域,还是整个领域来看,我们已经是处于行业第二,仅次于行业巨头滴滴。从出行这个行业来看,我们用的都是吉利纯电动新能源车,我们运营的工作铺开也好,还是城市上线推广也好,我们在运用新能源方面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撑,也给我们提供很多的便利,尤其是成本上、效率上,还有一些政策跟政府沟通的支持上,都有很多的便捷性,这是曹操专车目前的情况。

【刘 靖】:刚才我问到曹军是否南下,大家都竖着耳朵在听。

【李克伟】:大家看到我的出现,已经表明号召已经吹响。我们马上就要进入广州,在广州我们的前期投放车辆已经到位,我们运营场地,包括分公司的推进,线下经营许可,线上经营许可已经是全国第三家拿到,广州这边的线下经营许可在同步申请过程当中。接下来在广州市场,很快就会看到举着新能源大旗的曹操专车在出行领域给大家提供更多的选择。

【刘 靖】:如果以新能源车为代表的曹操专车将会给广州人民带来更好的新能源车体验。至于新能源车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电池板的发展,我们有请力柏能源的李总,以力柏能源为例,目前电池科技新方面有没有什么举措?

【李 健】:刚才讲到电池板占总车成本的50%,20多万的车,大概有12万左右的成本是电池板成本。电池占了重要的比例,还有一个是它的循环寿命能不能支撑走几万公里,因为电池寿命会摊分到每个公里数里面。力柏电池,我们在08年成立公司,现在已经是第九个年头了,可以这么说,我们有好的研发支撑和自信。以前我们一个电池,同样体积大小,在2010、2011年的电池,那时候是做到50安,去年做到75安,今年可以做到85安、90安。以前的车能跑80公里,现在的车能跑100到200公里,我们清楚看到下一代电池,在同样重量、体积的情况下,电池能够跑到300、400、450公里,我们有清晰的技术路线去完成这个工作。这是电池续航能力的考虑。

电池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对比,我们都是从手机电池里面发展出来的。手机是用一天到两天时间,它放电是很慢的。当从手机电池变成汽车电池之后,这个变化很大,除了里程很大之外,你还要支撑大功率电流。所以我们做出的电池,一开始就针对这些特性进行改良,结果的情况就是我们在电池的内阻和电池发热上面有明显的优势,我们比韩国三星电池、LG电池都有更强的优势,同样的温升,他们是10度,我们是3度,这是电池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p#副标题#e#

讲安全性的问题,安全性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这里面很多的问题,要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解决,有些是在电池包的层面做,有些是在电池内部做。当电池不发热,假如做汽车设计的话,你会发现减少很多成本,那就是冷却成本。我们香港有一个很典型的情况,那就是太平山。很多时候旅游大巴要爬到山顶,中国产的电动大巴很多,但是能够不停的,一直开到山顶上的没有几台。这有几种因素,其中一种因素就是它爬坡的过程是持续大电波的发电,这样会影响它的速度。

【刘 靖】:谢谢!请杜教授,现在我们看到互联网企业大举进入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领域,未来传统汽车生产企业和互联网新生企业是怎样一个竞争关系?能否形成一批领军企业,我们请杜教授解答一下。

【杜群贵:】在座各位下午好!今天有幸参加汽车流通领域的会议,今天给我的感受,大家的发言很活跃。我一直在学校里面做学术研究,从学术研究角度,我谈谈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它的发展方向,这是根据我自己的体验来谈的。刚才李总谈了电池,实际上目前的电动汽车,2010年国家提出补贴政策之后,新能源汽车从补贴的角度来讲,基本上就是电动车,其他车都称为节能型车。从纯电动车来说,它有三电,一是电池,这是核心技术。一是电机,一是电控。电池,李总讲的很详细了,我再补充一下。刚才李总说他们的电池可以做到70安,我总感觉我们国家有一个目标,到2020年要做到200安,但是采用目前传统技术,我认为要做到是很难的。在座各位,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关注过,2015年习主席去一个石墨烯实验室参观。石墨烯的充放电随着很快,未来比能量、比功率,可能会成几何基数的成长。十几年前,计算机的硬盘有几G已经不简单了,现在我们是按T,从G到T是什么概念?千倍。假设我们倒退20年,90年代初或者是80年代末,我们这个计算机是按M,M是什么概念?M是1/1000个G,G是1/1000个T。我对电池技术是非常乐观的。

电机,在座各位家里有各种电机,像电风扇、电视机的电机,这些是恒放的。但是汽车的电机是需要启动的,有非常大的启动扭矩。电动汽车现在发展的是(永斯)电机,稀土材料的(永斯)电机,这几年发展非常快。从整车的角度来讲,三电里面的这两电将会取得非常大的发展。

这两年摩托共享单车非常方便,刚才在台下,我跟谢总讲,将来有一天,这个时间不会太长,你的汽车一定要和摩托单车一个模式,甚至比摩拜单车发展更好。我们今天讲流通,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在意,新技术的革命,一个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无人驾驶2018年google在加州拿到牌照,你可以买这种无人驾驶汽车。这对汽车产业,从制造业到流通业都是非常大的影响。将来汽车的保有量不会持续的增长,现在的汽车有一个现象,很多汽车买了之后基本上不用,或者用的频率非常低。将来我认为汽车产业发展,有钱人或者是气派一点的,家里可以有车。一般中产阶级,可能在街上随便可以开,是共享的。这个车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谢总这样的公司。完了以后,这个车也没有司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比优步、滴滴还要方便。

未来的汽车产业能不能像大集团凝聚,我认为也是有可能的,它一定是这样的模式。因为新能源技术是高技术活,像google这样的巨头都进入了。当年曹操就是战败了很多诸侯,成了他的家业。将来的无人驾驶汽车,谁掌握了无人驾驶汽车,谁就是行业的领头羊。

【主持人】:谢谢杜教授!新能源汽车无疑就是智能汽车的方向,智能汽车的方向,最终就是无人驾驶的方向,这条路,我想是没有问题的。杜教授从学术、产业的角度讲技术的时候,讲技术更新的时候,也谈到了共享汽车。3月23日,国家交通运输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提出来,在公交优先的前提下,鼓励发展以共享汽车为主的辅助出行方式。之前是没有这样的国家声音,现在已经非常明确了,在城市里面,共享汽车将会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出行方式。广州现在也涌现一批共享汽车先行者,我们请其中之一的叮咚出行创始人谢说一下。我们经常在番禺看到叮咚出行的指示牌、停车点,以至于谢总都有了胡帮助的美称。请谢总聊一下,叮咚出行,你推动共享汽车的感受是什么?

#p#副标题#e##p#分页标题#e#

【谢向东】:在座各位,说白了也不是外人,也是协会的自家人。我们这样的论坛和外界不太一样,在座各位可能都在这个行业浸泡几十年。叮咚这个平台,实际上是(永能)集团做了十几年的4S店,后来演变成租赁,在租赁的过程中,始终感受到用户的特点,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并不在此。把新能源汽车拿去直接销售,这个是很难的,因为这个产品毕竟有它的局限性,包括它要依赖于充电设施、社会辅助设施,甚至要依赖于地方的法规、国家的法规,还有很多产业政策。尽管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但是我们在这个行使的过程当中还是有很多的障碍,我们在座各位也在寻找转型,我为什么要引这个话题,大家都在思索,我们是不是在转型升级,往新能源汽车道路上去做。新能源汽车道路上,我们在2013年做代理的时候确实非常难,不像传统汽车就是买卖的事情。因为传统汽车发展了一百多年历史,从欧美到亚太地区传递过来。但是新能源的推广方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目前也确实探索出一条道路,就是把租赁演变升级一个共享。过去,我们在2015、2016年谈到分时租赁的时候,包括政府主管部门都不知道什么叫分时租赁。但是摩拜、OFO的兴起,让政府部门一夜之间理解了什么叫共享出行,什么叫分时租赁。实际上我们在推新能源分时租赁的过程中就是一个共享的理念,但是它又区别于我们的自行车,因为自行车的便捷是传统汽车、电动车做不到的。因为我们的车辆体积比较大,受众人群也跟自行车不同。我们在去年7月26日做了一个品牌发布,这个品牌发布上,我们也发布了品牌定位,我们以便捷、舒适、经济、安全为定位的新能源车的共享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的用户可以下载我们的APP,实施自助取自助还。如果我们国家的法规政策完善以后,特别是汽车变革到无人驾驶这个技术出现以后,还有我们的力柏电池,如果我们的续航能够达到400甚至700公里的技术以后,我相信汽车共享的那天很快就会来临,它也会像现在的共享自行车一样,我们随时取还。到那天,相信整个城市环境、大的交通生态体系都会有全新的变化。比如说1000公里以上就是坐飞机,200到500公里坐高铁,到站以后我们坐地铁,几十公里的地方就坐共享汽车,距离短一点的就做共享单车。这个业态的发展,取决于整体的城市规划和产业技术先进性,还有互联网的发达程度。叮咚出行在去年发布,到今年我们也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期,今年我们将会在广州投放5000台做共享出行。

#p#副标题#e#

【刘 靖】:新能源汽车领域给我的感受就是动作要快,所以我们的沙龙环节结束也快。最后我用一点时间做一点小广告,我现在所任职的公司叫联合电动,刚才苏宁的刘总和国美的陈总对联合电动都不陌生。因为在北京,联合电动在苏宁和国美的线下店都开设了展厅,我们以参与者的角度可以明确一件事情,不管是苏宁还是国美,都是积极跟汽车流通行业做拥抱,不存在虎狼的感觉。第二个,联合电动的主要业务是三块,比如说跟苏宁、国美合作的,或者跟万达合作的,纯电动汽车展厅、多品牌展厅、汽车超市。第二块是充电桩的APP,现在我们的充电桩APP巨能充,起码在北京的热活度相当高,达到2万多用户。第三块是为新能源企业行业服务的媒体组群。联合电动是一个新能源的跨界运营商,跟我们整个汽车流通大的板块和产业有交流。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也谢谢四位嘉宾!

dawei

【声明】:北京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