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站长网(http://www.0888zz.com)观点笔者今年在各地出差的时间比较多,一个很直观的感受是:共享充电宝项目的生存状况要比共享单车好很多,尤其是当共享单车的体验正在下降化(坏车越来越多),而的共享充电宝的体验在上升(在酒店、商城里随用随取;安卓和苹果手机均可充电等)。
说到底,共享单车解决的是人们不需要携带(自有的)自行车的需求;而共享充电宝解决人们不需要携带(自有的)充电宝的需求;其实大家都不缺买个单车和充电宝的钱,就是图方便。但是这两个行业发展势头上的巨大反转显得格外“魔幻现实主义”,很有必要做一番梳理。
大家几乎在短时间内一起见证共享单车潮涨潮落,我之前在一篇文章里说过,“人们在评价共享单车时往往忽视了共享单车的核心竞争力不是线上补贴或者线下运营效率什么的(诚然这些也很重要),其实是谁能够持续大规模的投放新车......不管是什么牌子,新车总比旧车好骑......所以,在共享单车项目并没有所谓的‘先发优势’,只有‘后发优势’”。
这里涉及到共享单车作为一门生意最致命的缺陷就是硬件损耗大、维修成本高;如果不考虑这点,共享单车的流量吸附能力和粘性比网约车还厉害;但是越往后发展,单车损耗率越大,以致于吓的资本不敢接手这么大的摊子了。此前滴滴/Uber的网约车模式之中压根就没有损耗率这个维度,Airbnb也没有要承担房屋的损耗并把赔偿风险转移给用户。
反观共享充电宝比共享单车活的好很多的原因就在于,充电宝并不需要像共享单车那样在户外高周转、强负荷的运转,也不受酷暑严寒雾霾等气候条件的影响;再加上充电宝设备的存取终端比如酒店、机场、高铁站、商场、电影院、医院等场景是人员密集的地方,手机电量不足、随身正缺充电宝的情况并不在少数,共享充电宝项目不缺刚需的流量,也无须受到“维修端”的拖累和掣肘。
去年街电CEO原源曾在创业邦10周年年会上表示:“共享单车行业出现一些企业被淘汰导致投资人对整个共享经济的信心在下降,对整个共享行业都有影响;(但是)共享充电市场空间非常大,街电的规模现在扩张10倍这都还不能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