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已收录9000多万个账户

副标题#e#

(讯)本文在对互金数据共享模式梳理的基础上,将重点放在该共享数据接口在线上消金领域的具体实践,解析如何将该数据充分运用起来。如果将中国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报告比之为屠龙刀,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共享数据接口则是防范风险的倚天剑。共享数据接口作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风险评估工具,必将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信息共享直指行业“痛点”

随着互联网金融业的蓬勃发展,前期粗放式的野蛮生长带来的弊端已经开始显现,多头借贷等共债问题可能引起的违约风险成了互联网金融公司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同时,征信体系的不完善、各平台机构间的“信息孤岛”、新型金融与传统金融之间的信息壁垒等,同样桎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前进的步伐。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该背景下顺势推出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旨在为从业机构提供信用信息的报送及查询服务,缓解机构和借款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对人行信息进行有效补充。

该平台成立至今已有三年,数据覆盖广度如何,数据应用效果怎样,被共债问题缠身的互金机构又将如何最大化共享数据的效益,这些都是我们的关注要点。

本文在对互金数据共享模式梳理的基础上,将重点放在该共享数据接口在线上消金领域的具体实践,希望可以给业内机构一些应用参考。毕竟,“拿数据”只是第一步,如何将数据为我所用,做数据的掌舵者才是问题的关键。

共享平台广纳数据“活水”

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是指客户在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信托、资产管理、消费金融、征信服务以及互联网支付、投资、理财、借贷等机构的相关行为信息。

2016年9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建立了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通过积极采集、汇总、技术加工相关互联网金融机构数据,为参与企业提供通用型零售信贷风险量化工具——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共享数据采集接口。

据互金协会信息披露,截止2019年6月,已有172家从业机构接入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收录自然人借款客户4000多万个,借款账户9000多万个。

消费金融行业基于大数据风控为客户提供小额、高频的借贷便利,以数据为量尺刻画出客户的基础属性、社会属性、行为习惯、消费属性等一系列用户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客户设定风险分级和授信准入政策。

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基于互金领域行业特征和数据质量情况,对业务口径进行统一,并制定了三类团体标准。

一是制定了互联网金融个人债权融资类业务的信用信息共享标准,该标准以“最小够用”为特征得到了会员机构的认可;

二是编制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违约定义,用以向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提示高风险客户。该标准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基础上,深度结合了互联网金融高频、小额等特点,更具针对性,填补了行业空白;

三是编制了互联网金融“疑似名单”分类,主要包括提供虚假身份证明、虚假申请材料、第三方诈骗等。

共享信息如何“为我所用”

数据获取、清洗、分析、跟踪贯穿于风控的各个节点,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丰富了机构可利用的客户信息维度,给予业务开展以有力支撑。

目前该平台提供的数据接口主要应用于贷前审批授信和贷后额度管理两个环节。

贷前审批授信

在贷前审批授信应用中,针对共享数据接口返回的相关数据,互金机构可预先对客户的共债情况进行充分识别,再根据自身风险情况和获客情况,将该数据解读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三种标准类型,从而进一步客观的反馈客户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

在具体授信过程中,根据产品不同的授信场景、接触渠道、合作方资质等实际情况,选用相应层级的风险标准,对客户进行准入筛选。

#p#副标题#e##p#分页标题#e#

互金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已收录9000多万个账户

#p#副标题#e#

部分互金机构经生产验证反馈,单月查询案件与查得结果包含有效信息案件之间的覆盖率较高,最终效果客观地显示:共享数据接口返回的数据具有良好的风险区分能力和风险排序能力。

同时,有机构称,因初期共享数据接口只在特定渠道进行生产验证,目前已逐步将其推广到全渠道应用。经测算,预计单月拦截损失高达数千万元,为风险防范提供了有效的管控手段。

贷后额度管理

在存量客户的贷后额度管理中,共享数据接口主要应用中在额度调升、额度管控两个环节。

针对存量客户,互金机构可将共享数据接口返回的相关信息结合客户自身的风险行为表现,建立一套贷后额度管理模型,该模型可以将客户映射成不同的风险类型。

针对不同风险类型的客户,机构可以基于风险层级制定差异化的额度管理策略。如对高风险客户的额度进行冻结,对中、低风险的客户进行针对性地额度调整,并持续观察追踪其风险表现。

互金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已收录9000多万个账户

#p#副标题#e#

实践表明,共享数据接口提供的信息能够较为精准地识别高共债、高风险客户,在贷后额度管理中能够防止高风险客户扩大授信额度。机构对于识别出的中、低风险客户,也能够针对性地对其进行额度策略调整,从而有效激活公司的沉默客户。

此外,为将共享数据效益最大化,互金机构还可进一步探索共享数据在催收方向的应用,争取将共享数据接口嵌入到风险管理的全周期之中。

总的来说,共享数据平台已为互金行业编织了一张“诚信互联网”,串联起银行、消费金融、征信服务以及互联网支付、投资、理财、借贷等机构的行为记录节点。

结合近期P2P密集暴雷等新风险形势,以及其他资信数据的应用经验,希望未来共享数据接口能够将各个机构的数据更细分化,从而能够对不同风险类型的机构进行区分,最终更有针对性的进行风险防控。

毫无疑问,如果将中国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报告比之为屠龙刀,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共享数据接口则是防范风险的倚天剑。共享数据接口作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风险评估工具,必将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来源:黑镜君)

dawei

【声明】:北京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