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苹果每年都会在中国拍摄新春广告。
昨天,苹果公布了2018年的新春广告片《三分钟》
上线之后,在各社交平台上都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这支广告比较特别的两个地方在于,它是由大导演陈可辛执导(当然之前也是由名导或名人参与拍摄),而且整个的拍摄都是由iPhoneX完成,但是却完完全全拍出了电影的质感。
短片讲述了一对母子在站台上团聚三分钟的故事,虽然是温情的故事,但是不停流逝的时间却让人感觉很紧张。
《三分钟》
▼
[时长:7分06秒]
由于在铁路工作,与孩子聚少离多,春节也很难回家。于是妈妈和孩子约定在站台相见,但是列车仅仅停留三分钟。
列车进站后,孩子就开始在拥挤的人群中寻找妈妈
而在母子相见时,时间其实只剩了两分钟了,但是小男孩这时却背起了乘法口诀。
眼看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对看的人来说都很着急,还好,小男孩终于在妈妈上车时背出来九九八十一
因为妈妈在铁路工作,所以时常见不到面,妈妈说如果背不出乘法口诀上不了学,见到妈妈的次数就更少了,所以小男孩在见到妈妈时,努力的背出了乘法口诀。这其实就是一个很简单的温情故事,跟最近的很多广告路线差不多。因此很多人觉着,不过是又一个春节煽情广告罢了。
但其实广告呈现出来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当然这很大程度上是要归功于导演陈可辛的叙事功底。无论是《甜蜜蜜》还是《亲爱的》,不管亲情还是爱情,陈可辛对情感类的主题有一种恰到好处的拿捏,所以很多细节都处理得很细致。
比如这里,小男孩在找妈妈的过程中,突然就被别人的玩具吸引了过去
短片还运用了两个视角,从孩子和大人两个不同的角度展现画面。比如这里,妈妈眼中看到的,不就是我们春运时真正的样子吗?
此外陈可辛说道,为了表现三分钟的时限感,他采用了倒计时的方式,让整个的节奏更有紧张感。
另一方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是,短片由iPhoneX负责拍摄。这是一个特别吸引人的点,用手机也能拍出一部电影。品牌不作为故事的参与者,而是作为的故事的承载者出现。
相对于找来半个娱乐圈的流量打广告的方式,这种“身体力行”似的广告更有说服力,这就像默默告诉了消费者一个事实,你用手机也可以拍出来这么好的视频。(虽然就算你给我个iphoneX,我也只能拍出个快手)
当然影片的确是用iPhoneX拍摄的,只不过还运用了很多专业的辅助设备
小摇臂
▼
稳定器
▼
航拍仪
▼
以及专业的后期制作团队
▼
另外,苹果对这支广告可以说十分用心了,虽然是只有几分钟的广告,却依然在三里屯举行了首映,在很多地点都投放了海报。
线上的宣传就更多了,疯狂君今天进微博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画面,还有很多APP的开屏画面同样如此
在知乎上,有网友这样评价说:“苹果已经超越产品本身,开始去输出它的精神与价值观。”苹果的很多广告广受好评,就是因为其中蕴含的人文关怀。
“给冰冷的科技注入人性的美感”(Instill beauty of humanism into Cold Steel),每一则广告都是对品牌形象的累积,所以,对一个品牌来说,把每一支广告都做的有温度,更有利于品牌的树立。
下面贴几个苹果之前的广告,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iPhone 5s 圣诞节广告“误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