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181128113315丽江站长网(http://www.0888zz.com)表示阿里向来是一个非常重视战略布局且执行力极强的企业。自2016年由马云在云栖大会上提出“五新”战略以来,对“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能源、新技术”的追求,已经逐步贯穿到了每个阿里人的思想和行为中。而这次组织架构的升级,我们也可以看作是对“五新”战略的进一步落实。 

而就在前段时间,腾讯则刚完成了史上第三次重大结构调整,其官方发表文章说:“此次主动革新是腾讯迈向下一个20年的新起点。”其中,“持续投资未来前沿基础科学,加大对 AI、机器人、量子实验室等投入”是腾讯调整组织架构的重点内容。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中国互联网领域中两大巨头先后发声宣布“组织升级”,其背后的共同驱动力都难逃一个词:“未来”。 

阿里云升级为阿里云智能,阿里过去几年中积累的算法能力、机器智能的计算平台、调度平台等核心能力将全面与阿里云结合,构建新时代中面向全社会基于云计算的智能化技术基础设施。 

而腾讯则屡次强调“产业互联网”,新成立的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将整合包括腾讯云、智慧零售、腾讯地图、安全产品等核心业务线,帮助医疗、教育、交通、制造业等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在组织升级的相关报道里,阿里说,自己将“加强技术、智能互联网的投入和建设”。而腾讯则强调,“技术是互联网科技公司最底层的基础设施”,同时,自己“正以技术为驱动引擎,探索社交和内容的融合。” 

经过大量的阅读和分析,关于这前后两次的转型,可以提炼出这样几个共性,也许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当下这个时代,关键词分别是:“未来”,“技术”,“To B”,“云和AI”。 

“未来”这个词,粗浅来看,不过就是“明天”,“明年”,“三五年后”的意思。但两家巨头先后调整战略步伐,这起码透露出一个信息,即“未来并不是今日的复刻延续”,即“现有的组织架构,无法应对未来的情形”,即“未来将发生变化”。 

“技术”。面对变化,两家公司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同样的应对之道,那就是技术。他们大谈特谈的,不再是“渠道”,不再是“团队战略执行”,不再是“用户产品体验”。技术,是他们共同聚焦的地方。“技术将驱动主导未来”,在这一点上,腾讯和阿里达成了共识。 

“To B”。面对C端业务的饱和,阿里提出了“向全社会提供基础设施”,而腾讯则更加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全面拥抱产业互联网”。而B端领域内的诸多问题,都需要足够强力的技术支持才有解决的可能。在这一领域,大数据,云计算将大有可为。 

“云和AI”。在这两家公司的调整我们不难看到,云和AI都已经上升到了无比重要的位置。阿里这边,云部门再次升级,同时人工智能实验室进入了集团创新事业群。而腾讯这边也同样新设立了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继续加大对AI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和量子实验室的投入。 

综上总结便是,“未来”要变,而应对之法则是“技术”。“To B”的现实诉求,使得技术的战略地位空前重要,而“云和AI”,则是每一家科技型互联网公司所必须去争抢的赛道。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与喊出“五新”和“拥抱产业互联网”的AT有所不同,百度在组织结构上并没有任何大动作。 

dawei

【声明】:北京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