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站长网(http://www.aspzz.cn)了解到本来这个事情到此就结束了,但是我们又细想了一番:为什么明明广告总时长是一样的,用户却更偏好把 2 个广告放在一起看,而不是分成 4 个看呢?这里提到一个很玄乎的词,确定性,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同样是广告,片头出现广告和中间插播的广告,我们的态度就会截然不同。现在我们看视频的时候,知道片头一定是会有广告的,一般人会觉得不爽,但是可以忍受,大不了去喝个水消磨时间。不过,如果看视频中途,突然弹出来一个广告,这种不爽的感觉就很强烈了。其实,这是因为用户拥有对“确定性”的偏好,对于视频广告来说,片头广告时间点是确定的,插播广告时间点是不确定的。YouTube 让用户选择看 2 个连续的视频,就是增加了广告时间点的确定性,减少了用户因为插播广告过多引发的负面情绪。除了广告,“确定性”对于运营工作也有指导作用。
这部分用户对于确定性要求更高,觉得我们身为运营研究社就应该推运营相关的文章,一旦推了不是运营相关的文章,他们就会觉得很失望。其实每一个产品(包括公众号)的定位,就是向用户承诺“确定性”。公众号如果没有定位,每天想发什么就发什么,用户完全不能获得确定性,除非用户对作者是真爱,不然估计都不能忍受。再举个栗子,当初小红书内容定位从时尚扩展到生活时,就受到了不少用户的吐槽,因为这些用户觉得我应该在小红书上看时尚内容,怎么能突然给我看生活相关的内容。所以,如果你的产品想尝试新的方向(就像运营社尝试写经济学相关的文章一样),就需要慎重考虑用户能否接受失去“确定性”,也要考虑自身能否接受失去部分用户。
告诉你,骗子就是故意的把短信编得那么弱智的。为什么呢?其实他是为了筛选好骗的人,如此弱智的短信都能上当,之后骗他们的段位(比如短信,通话),就不需要太高了。假如编一些正常点的短信,吸引的是一批可能比较理智一些的人,那么之后为了骗他们,不仅要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开发话术,引导他们上当,而且很可能会失败。再比如,现在网上有些课程开放免费试听,也是同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