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支付宝、阿里云、蚂蚁金服、高德地图等商业基础设施,绝对是行业头牌。因而,阿里可以赋能。

可惜的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阿里商业基础设施壁垒其实并不明显。

不经意间,阿里的基础设施成为了多选题,而不是单选题。在支付上有微信支付与支付宝同台竞技,在地图上BAT三家高举高打,不差上下,在云计算上腾讯并不比阿里差......

随着技术的进步,阿里在PC时代建立的护城河似乎不攻自破。

目前,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有这样一个生态局。

阿里本地生活服务中饿了么、口碑、飞猪、哈啰出行等各个板块的布局还远远未到整合的阶段。“饿了么+口碑”的组合更多是在到家、到店业务上来进攻美团生活服务的生态。而在美团生态之外有阿里的大生态,当然,不要忘了与阿里大生态同台的还有腾讯,因而,在阿里生态之上还有一个腾讯生态。

阿里重金抢下饿了么,一言以蔽之,无它,唯流量耳。

在2017年逍遥子就曾经预判新零售引发的四个趋势:从线上走向线下,从城市走向农村,从国内走向国外,从衣食住行走向吃喝玩乐。追求流量,追求GMV可谓阿里近年来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阿里“五新”战略中的打头的新零售。

换言之,新零售就是在四处找流量。

根据阿里2018年财报数据显示,阿里收入增长了50.58%达3768亿元,增速超华尔街分析师预期,年度活跃消费者达到6.54亿,比同期增长1.02亿。

在如此庞大的体量上,阿里系在用户、营收上依然保持着相当不错的增速。这就是新零售“流量”战略的成果。

进而体会一下“美团+腾讯”的生态组合。美团在自流量的基础上,仍需要在腾讯系流量基础上生长,可见生活服务场景中对用户、对需求的承载能力。这也侧面看到,美团点评要做生活服务超级平台的野心。

当然,阿里不会错过这样一个“流量”洼地,生活服务是其必吃的一块蛋糕,也任重道远。

dawei

【声明】:北京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