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http://www.xiamenwang.cn)表示,2014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超过210万亿元,其中网购业务量已接近140亿件,增速达到48.7%。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快件国,不过零售企业与物流企业的运营能力仍然有限,水平参差不齐。
2014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检测报告显示,用户对电商的投诉热点主要聚集在物流领域,体现在退换货物、发货迟缓、售后服务等环节。
身在零售领域的张近东,当时正在极力主张线上线下融合的发展模式,并且看到了电商发展中所存在的物流难题。
“物流行业基础投资不足,信息化、机械化、自动化仓储拣选体系的建设严重滞后于行业的发展需求”;“小型分散物流企业设备利用率与运输空载率倒挂”;“物流资源浪费严重”。在张近东看来,物流行业没能跟上零售企业的发展。
牵绊物流行业发展的,除了效率问题外,还有能耗与污染。
201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超过9.7万亿元,与GDP比值为17%左右,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比较,高出一倍多。同时,根据国家邮政局的数字,这一年全国共消耗140亿张快递运单、20亿条编织袋、55.84亿个塑料袋、21亿个封套、67亿个包装箱、114.5亿米胶带、20.1亿个内部缓冲物。
据了解,生产一吨纸需要砍伐17棵十年生大树,生产一吨塑料袋,需要消耗3吨以上石油。在资源消耗的同时,胶带、塑料袋以及塑料填充物,百年内无法降解,在回收、处理与再利用上存在困难。
站在零售行业与物流一线的张近东,作为政协委员,在2015年两会期间递交了《建立行业协同标准推动物流产业绿色发展》的提案, 建议龙头物流企业需搭建面向中小物流企业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以促进信息高效匹配,同时建设绿色货运配送体系,鼓励快递包装重复使用,减少资源消耗。
当然,“绿色物流”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此后的两会期间,在张近东提交的建议中始终有“绿色物流”。
比如2018年针对快递过度包装、包装的循环利用率低下、快递垃圾泛滥、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的《尽快完善法规标准,大力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行动》,今年提出的《制定循环包装国家标准,建成绿色包装回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