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e#
网易科技讯3月31日下午消息,2019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今日举行,在“数字城市构建未来生活”论坛上,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斌称,在自动驾驶上,5G和人工智能是非常重要的两根支柱。
但他表示自动驾驶不需要依赖5G,自动驾驶大部分是在车上自己解决。
同时李斌也表示,数据传输提高之后,会把体验做得更好,5G会让自动驾驶的稳定度提升几个量级。
李斌认为,很多技术的突破已经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这些技术最好的应用场景就是在自动驾驶上。
“5G和人工智能还是刚刚起步的阶段,5G还没有开始商业部署,人工智能也没有深入去使用,今天来看可能要站在10年之后才知道部署哪些是有意义的。”
“10年以后的车自动驾驶会是基本功能”,在他看来,未来车会变得更多,车会变成移动生活空间,人会被解放出来。(静静)
论坛实录内容:
陈宏:大家下午好,欢迎回到第十一届IT领袖峰会的深圳,今天下午的主题也是主要围绕着整个论坛的主题来进行的,就是
随着
第一,李总我知道蔚来也是最近刚刚上市,在中国的EV行业里面绝对是头牌,引领中国的智能汽车发展,今天早上有一个演讲是朱总讲的,中国未来2035年会有40%的汽车会是新能源汽车,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大家又提到很重要的角色,除了智慧城市以外,在驾驶新能源汽车当中不一定看手机了,可能看车里面的智能系统,我们都在追逐每一个用户的时间,除了吃饭、工作、睡觉以外,剩下几个小时都在APP上,车也是这样的环境。智慧城市、数字城市想请您分享一下。
李斌:城市里面我想交通出行是城市形态带来的最重要一个变化,一个场景。
首先我们想象一下今天在城市里面最烦的事情是堵车,堵车是非常大的生命浪费,会有多大?全球加起来一天是1300亿分钟,相当于9000多万人24小时被方向盘扣在车上,按照工作时间去算的话是3亿多人,浪费是非常大的,假设都是自动驾驶,车上的时间被还回来的话,其实是非常大的解放。
另外非常令人心痛的数据,全球每年死在交通事故是125万人,是非常大的数字。这个不是因为车不够安全,主要是开车的人不够安全。比如说可能是喝酒了,或者是没有睡好觉,或者看手机各种各样的情况。如果在自动驾驶以后,其实自动驾驶的车比人开车肯定是更可靠的。出行会变得更美好,整个城市也会变得更美好,毫无疑问在自动驾驶这件事情上
人工智能从感知、识别、驾驶的习惯训练,从决策的控制,肯定都是给自动驾驶发挥很大的作用。
还有一点也是很重要的,我们想象一下自动驾驶以后,其实车会变成一个移动的生活空间,你的时间解放出来以后,车里面的数字娱乐体验变得非常重要。数字娱乐体验又跟高速率的传输紧密相关,这也是
总体来讲,现在这个时间点是很多技术的突破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从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自动驾驶这样的技术成熟又能够给我们将来的智慧城市能够带来一个更好的城市,这个是我的简单展望。
陈宏:现在在国内自动驾驶可能在有所限制的环境之中已经发生了,不管是矿产、封闭的物流园,但是对于商用车来讲,很多已经在各种各样研发做自动驾驶,乘用车来讲,今天的城市之中还是属于特别早期的,
#p#副标题#e#
李斌:我认为是两个方面:第一,自动驾驶并不需要依赖
陈宏:云天励飞在深圳是做得很多地方有我们所布的AI体系和人脸识别,公司在这一块对智慧城市的贡献?
陈宁:谢谢,在我来看,其实数字城市的概念它是人类生活过去50年进入快速的数字化爆发的阶段,大概分三个阶段:互联网、移动互联网、AIOT的阶段,其实在这三个阶段背后伴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从有线互联网连接到无线移动互联网,下一步
云天励飞是海归创业的团队,我们有三个平台,基于底层三个相对比较抽象的技术平台,我们在应用方面探索了两个行业的具体解决方案:第一,平安城市,最早在深圳落应用的探索,2017年我们已经在深圳的十个行政区机场公交12个区域已经拉成一张实时的视觉信息采集人工智能处理分析提供决策的一套系统,通过我们底层三个技术平台。举一个简单的例子:2017年5月份给深圳两万民警上线APP,有严格的个人隐私和权限管理,在授权的情况下,民警可以通过这套系统,目前的速度大概是1.5秒之内搜索到任何一个犯罪嫌疑人,查询犯罪前科,这套系统已经协助公安破获一万多起各类的案例,找到近两百个走失的儿童和老人。过去一年多时间,已经被复制到北京、上海、青岛、成都全国80几个城市,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等“一带一路”的一些国家。这是我们在平安城市的应用,可以说深圳2017年已经建成基于人工智能平安大脑或者数字大脑在平安领域的安全示范区。去年我们开始探索新零售领域,过去BAT电商平台对于线下的零售冲击这么大,核心的原因还是数字化的问题,因为电商拥有了用户画像,但是线下对于用户除了传统会员体系完全不了解,没有便捷的技术手段,人工智能和未来的
#p#分页标题#e#
过去一年在这个领域也在新零售领域做很多的探索,并且已经初见成效,从底层的解决方案到商业模式,也是探索了跟万科等做很多的战略合作,我们陆续在今年明年会看到很多的大型综合体发生数字化的转变。
#p#副标题#e#
陈宏:平安深圳和平安中国,把犯罪嫌疑人一下看到了,都是AI系统放进去,25年以前的画像正好可以抓出来,这就是技术的进步。下面请王阳总,现在投入到很多类似高科技的公司,包括数字城市的类型公司,您讲一下您的想法和看法。
王阳:智慧城市这是一个又是新的又是老的话题,智慧城市最开始是IBM提出智慧地球开始的,其实智慧地球它是有三个“I”所组成的,第一是你能够感知,能够把传感器铺设下去。第二个是互联互通,第三是智慧的部分。今天我们谈
大家都知道华为作为
#p#副标题#e#
自动驾驶是其中的场景,还有远程的医疗,远程的教育,实时的非常快速的自动化控制的,包括智慧的制造、智能制造等等的一系列系列,都会延伸出来。我作为投资者我非常看好这些公司,因为在中国有这样的一个试验田在那里,这些公司是先于别人,并不是我们比别人聪明。中国还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并不是所有聪明人都在中国,我们有了
陈宏:讲得特别好,今年我们谈
林洺锋:我们公司是做LED应用产品,LED大屏幕,刚刚IT峰会屏幕就是连续几年是我们公司提供的,包括很多重要场合,大运会、奥运会、世界杯很多都是我们的,包括舞台的屏幕都是我们公司做的。我们同时还有做道路照明、智慧路灯,我们主要是做LED应用产品。
在智慧城市应用这一端,中国在应用层面是领先的,特别是在智慧路灯,多杆合一,很方便地减少了政府的投资,同时减少了民众的投诉,多杆合一之后也美化了城市环境,也带来了数据的集中和共享,都是带来很多的便利。特别是现在充电桩不好安装的时候,每一个智慧灯杆下面都可以在合适的位置装充电设备。这样的话充电也很方便,这是在应用端,中国领先的一个创意。
陈宏:刚刚讲到
李斌:这是很大的问题,我专业还是出行相关一点的,出行以外的我试图去展望一下。
#p#副标题#e#
我96年做互联网,后来我也去做过电商,在做汽车的网站,过去20多年跟着中国的互联网行业一起成长,后来是汽车+互联网一起成长。在这中间可以看到很多量变到质变的事情,比如说电商,最初带宽不高的情况下,体验是比较差的,整个后台系统并没有被互联网很好支持下,效率不是很高。但是过了第一代电商以后,差不多十年之后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再看移动互联网其实也差不多是这样的概念,移动互联网在2007年刚刚推出来的,随着IPHONE一起出来,现在差不多也是十年多一点的时间,今天我们看移动互联网其实对整个互联网的变化重新的格局变化都是非常深刻的。
#p#副标题#e##p#分页标题#e#
再往下到底会发生什么?
有的人说车会变少,我的展望不一样,我认为车会变多,因为买车送司机,为什么不买,车上的时间还可以用起来,这样的展望带来的角度不一样,如果你认为将来车会变多,随着
陈宏:就像今天微信那么大,连接十亿人,但是等到物联网来的时候,那个可不是十个亿了, 可能是100亿1000亿,怎么连起来,需要什么样的操作系统,今天的操作系统能不能适应?很多都不知道,因为有这样的想象空间,我记得我93年开始美国做互联网,我搭一个网当时是14.4K,已经觉得很快了,后来没有用一段时间56等等之类的,非常快。现在我们讲到
陈宁:我想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下机会:
第一,从技术的纬度,我认为
第二,数字城市衣食住行的应用纬度,跟我们相关的比如说平安城市,在社会治理,比如说零售也都有很多的可预见的未来一些已经或者很快出现的,比如说公共安全,已经出现了很多现象,深圳用得比较早的区域,官方的统计数据,连续两年的两抢两盗的同比警情下降50%以上,深圳飞车抢夺是历史以来的城市特点,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时候非常严重,但是深圳已经成为治安最好,已经是飞车抢夺为零。据说是一些犯罪分子已经被排挤到周边的其他城市,或者说更关键行人闯红灯,2016年底树起第一套行人闯红灯系统,确实是技术对于个人隐私引起的一些争论,但是最后定论确实在用了行人闯红灯的技术路口,用了人脸识别的路口,确实三个月后下降到原来三个月之前不到10%,在社会治理的领域,这些技术更多是会有很多的创新,比如说深港口岸、机场、地铁,深圳地铁用了三四个月抓到几百个全国一级的逃犯,所有的技术创新更关键是用技术的手段实现原来法律靠人来维护法律的尊严,更高的效率,100倍甚至10000倍,甚至做到靠人做不到的事情,更多让大家守法。
#p#副标题#e#
衣食住行更多是带着手机,我已经不再带钱包和钥匙,也许三五年以后不用带手机了,直接出去所有的事情全部刷脸,我们从键盘互联网的输入到触摸屏手机的输入,到AIOT到底是什么样的交互方式,但是趋势一定是让机器来配合人,而不是让人配合机器,键盘鼠标就是让人去学习怎么跟机器交互,在AIOT时代一定是所有人都可以用这些技术手段。直接的刷脸不需要学,大家都会用,这是未来对我们的影响。
在新零售领域,我们在探索的就是在所有的商业综合体里面会感受到很多的变化,很多的不一样,比如说跟林总交流比较多,在有比较多的合作,我们认为屏幕就是机器人的1.0形态,林总很快会转型机器人公司,为什么?屏幕已经遍布了物理世界里面的任何一个角落,这个屏幕就是最智能的机器人,本体的机器人,很多的硬件问题暂时还没有解决,屏幕显示的问题就已经解决了,第一代的机器人可能是先解决神的问题,而不是解决人形的形问题,在所有的商业综合体里面会有很多的人机交互的屏幕,作为你的个人消费助手,你在深圳的一家商场辅助你购买一些东西,你到北京他会说那个东西用得怎么样,前提还是个人隐私,信息安全保护的前提下,线上的很多工具会到线下来辅助你的购物体验,并且线上不具备的一些浸入式的体验可以在线下获取,线下的卖场将会成为一个全新的社交和生活体验的场所而不是一个传统的百货商店。这里面也有非常多的创新应用机会。
王阳:讲到应用,刚刚已经把
第二,互联网医院就是把我们的专家,最有名的专家在某些科目中他的智慧变成AI,变成实时的可以运算的。因为
林洺锋:数字化时代人与物的连接,物与物的连接,特别是户内灯和户外灯将会成为连接的最好数据入口,它很均匀遍布在很均匀的区域,只要有人就有灯,路灯也是这样,每隔十几米,30几米很均匀进行分布,这也是非常好的数据入口载体。这样的话灯不是原来简单的灯,它也可以成为智能的入口,也可以成为数据的入口,也可以成为感知环境的端口,可以感知温度,也可以去产生负离子、改变空气环境,也可以为安全服务,可能没人的时候只要家里有电,可以感知到有人进来或者没人进来,也可以去跟整个环境,与人进行交互。也可以康复老人,到底我家里的老人起来没有,灯都可以进行传感。都在不知不觉地装了传感的体系,传感的系统。
我们的屏幕不仅仅是屏幕,我们就是一个智能机器人,它一个交互的核心,我们下班的时候可能看到原来楼下商店关门了,但是门口还有一块屏幕,一看到你回来会跟你打招呼,我们新到的荔枝,马上用五秒给你展示在哪里摘的,你喜欢的话可以送到你家,还可以为你服务,或者明天给你送到,未来会带来很多因为交互,因为传输的便利带来很多生活的变化。
#p#副标题#e##p#分页标题#e#
陈宏:我把每个问题问各位企业家和投资人了,现在有几个问题,大家觉得你能回答就把你们的见解跟大家分享一下,也是让我很茫然的一些问题。作为一个创业者做一个公司的时候,我们很多人做了APP,投资人就会问,你们有多少用户,每个月的活跃用户是多少?DAU是多少?留存率多少?市场多少?增长率多少?你把这个回答以后就知道你的估值怎么样,有没有未来了。
微信每天有多少人使用,时长够长了,正是因为它有这样的特征,所以它特别值钱。今日头条也一样,开始没有什么人用,突然用得越来越多,有一次他们说,每个人可以用到79分钟,慢慢超过79分钟,喜马拉雅都是独角兽企业,这是互联网里面非常典型的APP争你的时间,有些APP用户量几个亿,价值可能没有刚刚讲的那几个那么重。我刚刚听了几位专家说,李总说车上亿人在车里,一塞车一待一个多小时,还有电冰箱,一天在家待很长时间,突然发现家里全连起来了,你不看手机跟它沟通了,未来的大屏幕会开始分流我们的时间,不在手机和APP上,而是在周围的智能环境中,那个时候会不会产生新的独角兽企业起来,传统老的互联网公司该怎么办?
李斌:一定会有新的公司出来,这是毫无疑问,我们不用往回看那么远,就看06年07年的新新浪,门户网站时代,新浪我觉得是遥远领先的,包括新浪的博客有一阵也非常火,微博现在又重新上回来了。我觉得不同的传输形式它带来,从用户端来看肯定不一样,包括最近为什么视频这么火?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带宽的传输速率上去了,包括短视频那么火?因为手机上面的传输成本下来了,速率上去了。
#p#副标题#e#
VR和AR或者沉浸式体验的交互式方式不一样,比如说今天语音的交互还做不到那么好,其实对意图的识别不同的口音很多方面的识别没有那么好。如果它将来进一步地变好,可能车内的交互方式就完全变了,将来车内可能有很多的麦克风,可以精准定位每个地方的乘客需求,再加上图像视频识别加进来,将来的交互方式基于高带宽低延时多传感器沉浸式的交互方式,是会把整个的交互变得特别自然,肯定是越来越自然,当然就不一定要看手机,为什么一定要看手机,可能就不需要了。其实今天慢慢已经开始有人脸识别的支付,不需要你去输密码了。最近我有一个困扰,我把很多密码忘掉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肯定会变化的,还有声音的识别,也许是声音+图像的识别,可能身体姿态的识别,甚至于下一步再有情绪的识别,可能很多都不一样了,将来整个的交互趋势,一定是变得越来越自然化。
在这种交互下,很多东西入口就会变了,这个是毫无疑问,今天很欢迎的APP将来会死掉,这是毫无疑问,我不知道是哪一天,因为交互方式会变。
陈宏:这个展望很大,很多人也焦虑我的APP怎么办,搞不好哪一天买蔚来车的时候也特别便宜,因为不从你车上赚钱,但是一进车就开始赚钱了。
王阳:展望未来的话,我们稍微疯狂一点。未来是任何人想象的,你说在将来的世界当中会不会还有手机?你再想想我们最开始IBM 终端,后来有PC,然后手机,手机不会用了,后面手机用来干吗?原来是打电话的,我认为有一段时间谷歌眼镜是相当时髦,后来种种原因放弃了,我认为还会被重新拣起来。现在再看一家企业正在研发的是材料可以放在眼睛里面,不光是有各方面的血管、神经可以拍出来,最主要可以DISS PALY,如果
陈宏:这是伟大的畅想,很多年以前的科幻小说已经变成现实,这个时候对于投资者来讲创业者来讲就是跟不上就要被淘汰了。你说戴眼镜会看到王阳男28岁,身价多少,家在哪里。
王阳:陈宁总的系统就是这样,一看这里有一个坏人,大家都知道,大家都不说,心理都很害怕。人形的时候就规范了,因为你知道你太太看得见你,你就乖了。
陈宏:再引出一个很大的问题隐私问题,今天的技术已经可以实现了,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政府法律法规不允许你把这样做,随着数字城市做得越来越多,企业做得越来越多,数据越来越多,未来隐私这个问题会是一个多么严肃的问题?
陈宁:隐私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和非常严肃的问题,我们有些企业家会认为中国可能就是因为有比较开放的数据环境才促进了创新创业,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的,但是我们必须非常正视这个问题,我们都是从美国回来,我们知道西方对个人隐私对于法律法规特别重视,比如说在德州、伊利诺伊州前几年立法了人脸采集的法律;不允许在伊利诺伊州采集人脸通过社交软件。还有欧洲的GPR法案,搞得中国公司在欧洲,尤其是数据公司有分支机构,美国很多公司都考虑撤出欧洲,基本上不太可能满足它的法案要求,如果要去后台的数据分析。但是中国确实我们现在这一块的法律法规还比较空白,可喜的是我们其实也在深圳推动,因为这套系统2016年年初就上线了,我们上线之前也想象不到这套系统可实现的功能,上线之后我们自己都觉得很恐怖,2016年开始我们推动深圳去进行一个人工智能立法调研,2018年年初的时候,深圳市原来公安系统后来是发改委发布了深圳的各行业动态人像采集系统,是我们纂写的,这是对人脸的人像在公共场所的采集进行规范进行约束。生物特征这个事情是不可再造,跟身份证号或者采集手机号码不太一样,你可以换手机,但是你不能换脸,不能十个人全跑到韩国整形,这个事情我们必须重视,尤其是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对于生物特征的采集,对于民族的数据掌握以后,有可能分析出来这个城市的人消费心里是什么,除了消费心里还会分析出来商业谈判和商业决策的底线在哪。
甚至做国防决策,这是一个国家的核心安全的问题。所以这个事情需要重视怎么规范,一方面是技术方面怎么做到从芯片到操作系统到软件应用系统的自主可控,从技术的层面去规范。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法律法规,需要把技术和法制法规两方面结合起来,不断严禁我们的法制法规,进行道德伦理的一些思考,既能够给创新创业一个开放包容的环境,同时又能够去引导它健康绿色地发展,并且通过技术的手段来落实这些法律法规,不能完全相信人,因为人都是主观的,比如说我们讲数字城市,数字城市背后一定是城市大脑,这个城市大脑一定是数据中心,在某种法律法规的规则下面去运行的,这个城市大脑一定比任何的群体的人都要具备更高的执行度,可以更加不偏不倚地执行你制定出来的规则,我认为这是未来数字城市的走向。
#p#副标题#e#
林洺锋:我觉得在数字化时代,无论你同意还是不同意,都会让你的很多隐私会被主动或者被动地被感知。有了数字货币,有了定位,有了各种各样的传感,即使欧洲不允许做人脸采集的动作,但是你还得要用导航,你拒绝不了更好的支付方式,这些都是会暴露你的行踪,暴露你的经济支出的变化,都可以看出你的轨迹怎么样。数字化时代政府部门会对整个社会治理,对人的管理会更加方便,会更加掌控;特别是政府部门会对整个社会将更有主导权和话语权,以前想的东西可能以前要治理的东西很难治,但是现在这个时代就变得很容易很方便,在数字化时代无论你想不想,法律允不允许,反正该发生已经发生了。阻挡不了,只有基本上做个好人。
王阳:林总讲得非常正确,陈总刚刚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第一,你的数据都已经被人采集了,所有人的数据已经在那里了,现在苹果的手机开机都是脸部识别,或者家里的智能音响都是一样,如果可穿戴设备你的DNA、血压、脉搏,所有的身体症状都知道,当然法律可以保护,但是问题谁来保护法律?谁来坚持法律这个事情?规则不是由人执行,是由规则执行,交给计算机,然后你没法读别人的密码,我是最高长官,要看什么东西都能看吗?但是刚刚陈总讲得非常好,我们大家商量出来有这么一个规则,然后变成是算法,交给了机器,即使我们想做它也做不了,这个就是法律谁来保护法律的事情,这个观点非常重要。这个观点也非常危险,一旦我们交给了机器去执行,是不是我们还有什么办法他万一出错了,或者黑客进去以后干了什么事情,现在脸和指纹肯定存在某个地方,黑客进去了所有的脸部信息拉出来了,怎么办?
林洺锋:国安一定会要你开一个后门,包括美国联邦调查局你要制定这个法规,不能告诉民众的后门。
#p#分页标题#e#
陈宏:我觉得随着
粤港澳大湾区又是软件、硬件、新技术发展非常快的时候,我也希望四位专家,投资者给我们大湾区的创业者一个寄语,利用伟大的机会。
李斌:大湾区我觉得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创新基地,具备创新所有的元素,我相信在大湾区的创新创业会引领中国乃至世界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创新。
#p#副标题#e#
陈宁:粤港澳大湾区具备独特的优势,像香港的法律和金融环境,人才,深圳的电子信息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产业环境等等,包括周边配套的生产环境,所以它对于
王阳:粤港澳大湾区有全球都不具备的特点,它是一国两制,有香港、澳门还有广东,一般创新都是在不同的组合当中出来的,完全千篇一律的东西很难进行创新,我们还有澳门的赌,什么东西都有了,我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可能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创新的高地,绝对是有这样的基础。
第二,我刚刚开始提出观点,
林洺锋:王总讲的是一地两制,我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是一地三制,澳门一个制度,香港一个制度,大陆一个制度,三种货币,至少有三种不同的文化。澳门是葡萄牙管的,还有三种不同的货币,在规划粤港澳大湾区的时候,我们国家是有信心变成全球最有魅力的湾区,无论是人口结构还是经济结构,我相信会成为全球最有魅力的湾区。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里面,国家既然有决心,而且这个地方又很特点,这个地方就会带来很多的融合机会,一个地方三个不同的体系和制度,大家要互相地融合,首先的工作是要建立标准,建立连接和接口的标准,建立连接和接口标准的时候可能会带来很多的创业机会,围绕着湾区,一小时的经济圈,一小时的物流圈和人流圈,这里面共享带来的很多机会,为大湾区做共享的各种各样服务都是大的机会。由于有了大湾区之后,我相信会成为全球最被关注的地方,很多世界级的总部,很多世界级的公司都会来这里创业。这将会拉动这里未来至少20、30年经济中快速增长。
#p#副标题#e#
陈宏:谢谢几位嘉宾给大湾区很好的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