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金融科技公司开始纷纷推出虚拟信用卡产品?

前者是给用户授信,然后支付一笔现金给用户;后者则是一个有支付场景、有授信额度的产品。

两个信贷产品其实有本质的区别。信用卡在刷卡的时候,可以知道用户的消费场所和消费金额,这样就能收集数据,对于了解用户习惯和勾勒用户画像,很有帮助。当然,最核心的一点,是它能监控资金的流动。但贷款产品在给了用户钱之后,完全不知道用户把这笔钱花在了哪里,比如,是否流向了黄赌毒。另一方面,信用卡提供的是一个授信额度,如果发现用户经济状况不好,可以随时降额。而贷款产品已经将钱都给了用户,无法预测后期的风险。

所以,贷款产品注重的是贷前风控,而信用卡更注重贷中和贷后风控。

在过去,大多数金融科技公司都集中在做一些贷款、现金贷类信贷产品。转折点出现在 2017 年年底。监管在当时出台的现金贷监管细则中,要求现金贷产品要有场景。于是,很多金融科技公司开始思考,虚拟信用卡是否是一个好的转型方向。“其实,在竞争的下半场,‘有场景’会变成核心竞争力。”某头部公司虚拟信用卡产品负责人张小泉称,他们在布局虚拟信用卡的时候,除了监管因素,还深入考虑了许多其他因素。蚂蚁的花呗、京东的白条,说白了,都是在它们自身场景下的“虚拟信用卡”。给用户一个授信额度,在自己的电商平台上使用,这和信用卡的底层逻辑极为相似。

“蚂蚁有淘宝的消费场景,京东有电商场景,腾讯早晚也会做,它们的流量都在自身体系中产生。”张小泉称。

dawei

【声明】:北京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