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一年,小米酸甜苦辣尝尽,仍有余味

在招股书中,小米的定位十分明确: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通过硬件获取用户,在通过软件及互联网服务获得利润,如此设想,计算小米估值并不难,无论加减乘除,怎么也是过千亿的结果。

然而最终,香港资本市场还是认为,小米是一家硬件公司,估值直接腰斩为543亿美元。哪怕雷军发布上市公开信安抚,这一观点也未改变,甚至小米此后发布的几份财报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印象。

财报显示,小米手机业务对整体营收的贡献从未低于55%。主导小米整体业绩升降的核心动力是智能手机,这样的结构没有改变过。

上市之后,小米智能手机业务坐过一次山车:出货量于第三季度达到高峰,为3300万部,紧接着第四季度大幅下滑至2500万部;手机业务收入也从顶峰的349.8亿元下降至250.8亿元,降幅达到28.3%。

小米整体营收也受其拖累, 2018年三季度为508.46亿元,到第四季度迅速下滑至444.21亿元,降幅为12.6%,造就了小米上市以来业绩的低点。同时,其硬件毛利被拖累,从第三季度的32.67亿元下滑至第四季度的30.98亿元,降幅为5.2%。

dawei

【声明】:北京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