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街和小红书,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运营商31ASP站长网(http://www.aspzz.cn)了解到时至今日,垂直电商依然是个伪命题。蘑菇街的前路几何?在蘑菇街IPO之前,与其气质相符的小红书因与手淘展开内测,也掀起了一段舆论风波。

同为B2C类社交电商平台,蘑菇街开启的是PC时代信息流导购模式,小红书则带火了网红带货的新形态。不过,二者都抓住了一个共同的切入口——时尚,当然也意味着女性群体。

随着时间的流变,你会发现,蘑菇街越来越聚焦,做精准,因而提了“垂直”。小红书呢?它在却不断画圈,从美妆到旅游多品类延伸,与之匹配的是“内容生态”。

说起蘑菇街,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2013年淘宝的封杀,2016年蘑菇街以换股的形式吞并了美丽说,再后来就是腾讯入股,以及和京东、美丽联合集团建立合资公司。其实,这也勾勒了蘑菇街一路走来的关键节点。

从导购工具到电商平台转型,蘑菇街主动变革。

在戏剧性地使用微信支付替代支付宝之后,蘑菇街走上了“做重”的电商道路,也顺势成为了腾讯系支脉。与美丽说合并,业内所期望看到的1+1>2的效应并没有出现,合并起到的最大的作用莫过于止损。随后,蘑菇街借势直播以及“网红经济”的势头,推出了由达人生产的网红穿搭、网红直播等内容,因而勉强进入了社交电商之列。

不容否认,视频直播确实是蘑菇街在内容上的一个爆破点。甚至有人戏言,蘑菇街靠6000万的小姐姐撑起了IPO。

截止今年9月,蘑菇街平台月活用户数为6260万,客群多为15-30岁之间的年轻女性,同时,蘑菇街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拥有超过4000万粉丝,已经有4.8万名时尚达人入驻蘑菇街平台,且有超过1.8万名时尚达人在蘑菇街通过直播进行商品销售。以2018年9月为例,蘑菇街平均每天直播产出量达3000小时,相当于125家电视频道24小时连续不断地播出,而用户观看时长平均每天超过35分钟。

通过直播月活用户同比增长98.3%,在通过直播购买完成的用户,有84.3%的人在接下来的30天内再次进行购买。根据招股书数据显示,蘑菇街的视频直播业务成交额在14亿元左右,占GMV(成交总额)总量为17.7%。

由此可见,粉丝经济带来的效应。用蘑菇街的话说,用户、商家、KOL达人的三边网络形成,也是其建立起来的壁垒。

然而,直播并不是蘑菇街的专利,淘宝一天的直播数据甚至可以和蘑菇街月度数据持平。小红书以及抖音、快手等平台都在尝试直播转化的方式,蘑菇街的优势也很容易变成劣势。

正如蘑菇街的早期投资人、启明创投执行董事周凌霏所言,从2011年到现在蘑菇街经历的是一场持久战。

从转型到现在,蘑菇街建立的行业壁垒其实体现在形成了对商家、供应链以及用户一定力度的把握。蘑菇街创始人陈琪强调以生态系统的思维做蘑菇街,一端是供给时尚达人、网红们使用的UNI,他们在上面生产内容,每天有上万名网红活跃,90后女生喜欢的内容就是由这些人创造。商家这一端是小店,将UNI和小店链接起来的是蘑菇街——消费者的入口。

实际上,在电商通路上,无论是需求端的流量还是供应端的商品,其实蘑菇街走的艰难且缓慢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据本身;二是商业模式。

蘑菇街的股权诏书显示,其在营收和用户增长缓慢,连续8年亏损情况下出现小幅收窄情况,更为重要的是,现金流情况也并不乐观,综合指标数据整体是不好看的,能够成功IPO对于蘑菇街而言,是一个比较不错的结果了。数据只是一个维度考量,对蘑菇街的模式本身更为重要。

目前蘑菇街的收入主要分三大块:一是营销服务收入,二是基于交易额收取的佣金,三是主要包括金融服务的其他收入。从2017年财年以来的收入构成看,营销服务收入的占比在快速下降,佣金收入在2018财年上升后基本保持稳定,其他收入占比在逐步上升,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半年内,其他收入8078万元,占比由2017财年的4%上升至16.5%。

由此可见,蘑菇街在“主业”上的增长是乏力的,然而隶属其他业务的金融业务是增长的亮点,但是消费金融最终致胜的法门依然在规模。

蘑菇街曾在媒体报道中表示,不再希望被当作一个注重变现的电商平台,而是希望成为一个通过内容吸引用户的“互联网时尚平台”。不难看出,蘑菇街的直接对标者还是小红书,本质还是在社区、在内容。

dawei

【声明】:北京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